如何把文章写得更有新意?
昨天晚上看得到APP的直播,有一个观点印象深刻:如何把作文、文章写得更有新意?
那位老师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第一篇获奖作文的经历——那篇作文的题目是《回家的路》,通常看到这样的题目,我们的构思都会是“描述家乡如何美”,或者“自己回老家的心情”。
这是非常常见的构思。
老师说:大家都写一样的内容,那就太缺乏新意了。你可不可以跳出这个框架、不写自己的回家路,而是写“别人”的回家路?
反正作文题目也没有规定必须写自己的回家路。
还有,不写别人,写动物的回家路呢?比如一位猎人捡到一头狼崽,养大之后把它放归大自然(最近热映的《驯龙高手3》,就是把龙放归大自然的故事)。
老师说,他当初的立题还要庞大——他写的是“探寻中国人的发源地”。
中国人的祖先从何而来?公认的说法是:全世界的智人(人类祖先)起源于非洲,但中国的教科书认为:中国人发源于黄河流域,包括周口店、元谋等地。
那位老师查了很多资料,然后把自己的“探寻经历”写成了作文,名为《回家之路》(这里的“家”是指人类的家园)。
作为一篇小学生作文,它的内容并不完美、漏洞也比较多,但却是当时所有作文中最出彩的一篇。
那位老师说,就是这篇作文,他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我们捋一捋,就会发现:《回家之路》这个题目,除了写自己,还能有以下几种创意写作思路:
1)别人的回家路
2)动物的回家路
3)探寻中国人的发源地(探寻的过程)
你会看到,这个格局和视野在不断放大,从身边的人拓展到动物、再拓展到人类。而所需的知识储备,也越来越多。
试想:如果要写动物的回家路,你是不是要补充一些生物学领域的知识?要写人类的回家路,你是不是还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
我们还可以继续开脑洞,把视野拓展到宇宙(物理学领域),也就有了第四条思路:
4)流浪地球——地球的“回家路”
拓展到其他领域,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昨天读了《颜氏家训》的一篇内容,关于勤俭节约的观点,我发现,这篇读后感很难写。
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勤俭节约”的好处,写来写去,道理都是一样。
后来我又想:我们可以把思路拓展得更大一些?可不可以不节约?(引用一点市场营销的知识,说明“过度节约”会导致消费降级)
或者去思考:为什么人们都不节约?以及,如何才能找到“品质”与“节俭”之间的平衡点?
再比如,我们每天打卡,如何才能坚持下去?
很多人会想到一些方法论,或者想到“坚持的理由”;拓展思路之后,我们可以找到更多角度:
1.生物学角度——坚持为什么那么难?
2.行为学角度——如何养成习惯?
3.心理学角度——为什么明知道自己完不成、每年仍然都有那么多人立flag?
……
思路大概就是这些,就不继续开脑洞了。
如何把文章写得更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