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
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
西汉时期的易学,约有四个主要流派:
一是“训故举大谊”,即根据先秦易说,训释六十四卦大义,以周王孙、服光、王同、丁宽、杨何、蔡公、韩婴七家所作阐《易》著述为代表;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二是“阴阳候灾变”,即运用《周易》原理解释大自然灾异及人类社会的各种事变,以孟喜、京房、五鹿充宗、段嘉四家易说为代表;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三是“章句守师说”,即遵循当时朝廷学官所立的经师传授之学治《易》,称为“今文易学”,以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房四家博士所传为代表;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四是“《十翼》解经意”,即民间私学传授的经说,专取《易传》十篇(《十翼》)解说六十四卦,称为“古文易学”,以费直、高相所传为代表。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以上孟喜、京房分列两类,是由于两家的章句之说为正宗,而灾变占验之说则独成一派。
在这四个流派的代表易家中,又以丁宽、孟喜、京房、费直对后代的影响最为深远。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丁宽,梁(今河南商丘)人,字子襄。曾经随从项生学《易》于经师田何,研探精敏,才力远过项生,深受田何器重。学成之日,田何告诉他可以回去了。丁宽东归后,田何对学生们说:“《易》以东矣!”意思是赞叹丁宽将带着他的《周易》学说东去而产生巨大影响。
后来,丁宽到洛阳,又跟从周王孙研习《周易》古义,学殖益深。汉景帝时,曾任梁孝王手下的将领,号丁将军。撰《易说》三万言,以其学传授同郡田王孙。田王孙又传授施雠、孟喜、梁丘贺,易学史上于是有了施、孟、梁丘之学。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孟喜,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字长卿。孟喜的父亲是当时研治《礼》、《春秋》的专家,但他认为《礼经》太多、《春秋》繁杂,所以就让孟喜学《周易》。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孟喜与施雠、梁丘贺同向丁宽的弟子田王孙学《易》。他喜欢自我称誉,曾经获得易家阴阳候灾变的书籍,便谎称这是其师田王孙临终时枕在他膝上独传他的。儒生们听说后,都纷纷称赞孟喜。不久,同门梁丘贺揭发说:“老师是死在施雠身旁,那时孟喜正返归东海,并不在场,哪有这件事?”人们就不再信任孟喜的话。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孟喜的易学,有《周易章句》,但长于阴阳占验之学,以卦气说为本,对后来的《周易》占候学影响甚大。其学传同郡白光(字少子)、沛翟牧(字子元),两人都成为《易经》博士。相传《易林》的作者焦赣,也曾向孟喜学过《周易》。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京房(前77—37),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字君明,本姓李,排律自定为京氏。喜好音乐钟律,据八卦原理用“三分损益法”将十二律扩展为六十律。
研治《周易》,拜焦赣为师,擅长于用六十四卦分值四时气候以解说阴阳灾异、占验人事吉凶。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以孝廉为郎。立为《易经》博士。常常用《易》卦解说自然灾变与社会政治的联系,屡次上疏元帝,所言多能应验。但朝中的公卿大臣都认为京房的言论繁琐不可行。曾向元帝劾奏石显专权,被石显嫉恨在心。后来,因石显进谄言,京房被元帝贬为魏郡太守。但他仍然上书元帝,坚持用卦气说评议灾变、朝政。石显等人进一步诬告京房与叛党通谋,“非谤政治,归恶天子”,遂被下狱处死,年仅四十一岁。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京房开初向焦赣学《周易》的时候,尽获焦氏的阴阳候灾变之传。那时,焦氏就深怀忧虑地说:“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结果他的预言果然成为现实。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京房的易学,承孟喜、焦赣的传授,长于卦气“六日七分”法,并提倡纳甲、世应、飞伏、游归等术,后世《火珠林》一类的占筮法便是接受了京房的遗说,相传以钱代蓍的“金钱卜”法也是他发明的。可见,京房对中国古代占卜术的发展至有影响。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费直,东莱(郡治今山莱州)人,字长翁。仕为郎,至单父令。研治古文易学,长于卦筮,不著《周易》章句,只以《彖传》、《象传》、《系辞传》、《文言传》等解说上下经。因其无章句,未立于学官,仅在民间流传。
《周易开讲》——西汉时期的易学流派东汉以后,郑众、马融、郑玄、王弼等并传费氏易,其影响便取代了其他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