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

2023-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诗画济水

清明又至,暮春时节,乍暖还寒。

每个人都应该怀念曾经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今年清明节卡在周三,不当不正。对于一个疫情两年未曾回乡祭扫的游子略显尴尬。按说,社会终于回归正常,人可以自由自在流动,倍感自由之珍贵。今年是敬爱的母亲离开我们第九个年头,舅舅提前打电话让我们尽量早点回来,祭扫一下,寄托哀思,同时亲人们彼此多年未曾谋面,顺便见面拉拉家长里短,以解相思之苦。

尽管由于工作原因身不由己,尽管是国家法定假期,我还是毅然决然向领导请了假。听说要回老家给奶奶送钱,小儿子激动的提前几天就问我什么回老家?奶奶住在哪里?她一个人住在老家吗?我见过奶奶吗,她长什么样子?

面对诸多疑问,面对一个最早是三岁前不记事回过老家的小孩,我只好随意应付到:奶奶住老家,你小时候见过。其实,母亲已经去世九年了,小儿子今年才六岁,平时看到其他小朋友有奶奶,他特别羡慕,所以和爷爷特别亲。因为,我还是想给孩子一个念想,一个期望,哪怕是一个甜蜜的谎言。

一夜无眠,近乡情更怯。一路风尘仆仆,八百里舟车劳顿,上午十点准时到老家。小儿子,一下车就直奔家中,爷爷刚把布满灰尘的老屋打开,小家伙就急不可待地喊着:奶奶,奶奶,我回来看你了,给你送钱了。

小家伙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奶奶,我们告诉他,奶奶的住在地里。

奶奶怎么不住在家里,地里会冷的啊!

一席话,全家人眼睛都湿漉漉的。

我们拿着铁锹、纸钱、元宝、水果等祭祀工具和贡品一行人向坟地赶去。

一路上,小家伙问个不停,对奶奶充满了疑问。

触目远望,坟头上早几年栽植的青柏长的郁郁葱葱,向上拔高了快一米。芳草萋萋,朝露点点,在低垂的天空中孤独的呜咽着。

清明扫墓三叩首,冥镪焚香风中酒;泪花渐欲眼中泅,悲从风来怀中搂;缅怀故人当年走,告慰先贤志相守;曾经相顾难开口,别后倾诉再难求,请珍惜拥有!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我独自一个人回来了一趟,因为一位叔叔溘然长逝,我匆匆而来又匆匆归去。

就在我们下车的瞬间,发现二伯家祖坟旁平添了一个抔新土,我们都在纳闷,这也没有听说谁去世啊?说话间,二伯一个远方亲戚前来祭奠,爸爸和他拉了一会家常。原来十几天前,二娘不在了。这位二娘,是我的一个远房本家,老家是前后院,生前和我母亲关系特别好,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一个人在老家又当爹又当妈。俩人亲如姐妹,二娘经常帮助母亲,比如说犁地、播种等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农活。二娘早母亲两年罹患牙癌,但是很乐观,经常逢人就说:管她哪,哪黑哪住店,反正活不长。就是这种坦然面对病魔的豁达心态,支撑她一路走来,又活了十三年。期间,母亲也身患重症,她还一直安慰母亲。母亲去世后,二娘给我们说,我和你妈生前是好朋友,将来死了还作邻居。

一语成谶,现在二娘埋在了离母亲墓冢不足五十米的距离,俩人真又成了邻居。不过是换了一个人世间,相信看到二娘,母亲会高兴的,毕竟又可以串串门,家长里短的拉呱拉呱。

一个月前,我匆匆回来时,和二伯交谈了几句,没有来得及和二娘说话,还让二伯给二娘问一声安。远远望去,二娘坐在院子前,一个人兀兀穷年,好像在回忆那苦难的一生。二娘比二伯小八岁,年轻时貌美如花的村花,可惜和二伯脾气不合,两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中年的时候,闺女不幸早逝,留下一个五岁的孩子。两个儿子早早辍学在家,后来跟着姑姑学了一门做糕点的手艺,一个在襄阳,一个在郑州,先后买房落户,俨然跳出农门成为城市人。早年间,两人也曾在儿子们的邀请下到城里住过一。可惜,不是儿媳妇嫌弃老人不讲卫生,就是两位老人人生地不熟,开门茶米油盐酱醋茶都需要花钱。最后,两位老人索性又返回老家经营自己的几亩薄田,倒也活的逍遥自在。

未曾想这一别,竟成永别。不禁让人感叹人生无常。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生活的方向,愿每一个人都能快乐的活着,愿一切的一切都会过去,愿所有的好运都会到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