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5章

2024-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馨韵珍Jany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不新成。

译文

古代得道的圣人,精微玄妙而深通事理,高深不可测。正因深不可测,只能勉强描述他。他行动谨慎如在冬天过冰河,他思想戒惧如害怕恶邻,他待人恭敬有礼如同客人对待主人,他不顽固如同冰河融解,他淳朴如未加工的木材,他内心谦虚如同空谷,他含蓄浑厚如同一池浊水。谁能在动荡混浊中安静下来而慢慢澄清?谁能在安稳中变动起来而慢慢地生机勃勃?这些得道的圣人从来不自大自满,正因不自满,所以总能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

释义

老子给出了“不盈”七字诀:豫、犹、俨、涣、敦、旷、浑,意思是要小心谨慎、谦卑、不固执、敦厚、宽容、不清高。

玄通:指的是他们对知识的运用,对智慧的运用,用知识和智慧解决现实的问题,运用得也都非常好。(学以致用)

真正得道的人,他们做事情不鲁莽,不受情绪的影响,不管做什么事情,事先有规划,冷静地思考。

犹若畏四邻:得道的人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对所有的人都很尊敬,都很恭敬。不管这个人是熟悉还是不熟悉,他都会对他很尊敬,很认真。同时,

敦兮其若朴:修道的人感觉很老实,就像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原木桩子一样。敢于展示自己的一些错误(真诚是必杀技)

俨若客:多数时间我们是文质彬彬的,很懂礼貌的,尽量配合别人,理解和包容别人的,但是一定要在少数的时间,少数的情况下展示一下我们的威严和我们的厉害,这样别人才能够真正地尊敬我们。

静之徐清:当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很多的事情,心情很烦躁,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我们要先让自己静下来,静上一段时间,我们就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主要的矛盾。

宋·苏洵《心术》:“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出子苏轼《留侯论》:“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明事自然道理,就如同一潭污水,越搅拌越折腾就越浑浊,只有归于平静,污水之物慢慢沉淀于底,污水自然而然的变得清澈,心如止水,才不会遇事则乱。

遇到浊水时,大多数人千方百计去水中捞取泥巴,越捞水越混浊。此时,只需要静下来,给自己和事情一点时间,那浊水就会渐渐变清。

人就像一潭污水,有善念也有恶念,当善念比恶念多时,我们称为好人,恶念多时就为坏人。而好人就如同沉淀下来的污水,逐渐清澈,坏人就如同搅拌而在继续搅拌的污水,一直浑浊,人无法做到完全无恶念,也无法做到完全善念,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平衡到合理即可。

———

满招损,谦受益。元朝人密兰沙《求仙诗》:“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