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屈原此人
作者:郑卓希
屈原为中国古代文学做了极大的贡献,但从各方面的评价来看,他在政治上似乎并不曾有所作为。“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屈原穷其一生,所追随的都是他政治上的理想,却不曾想阴差阳错,铸就啦文学史上的一代传说。
纵然他在文学上有诸多造诣,但从屈原各种作品上看,他似乎是一个有些偏执的人。
由史书可见,屈原在政治上,并不曾提出过有建设性的意见。《离骚》中有言:“何不改乎此度”,说明他知道楚国需要改革,却不知道应当从何改起。没有实质性的建议,所谓的改革,便也是一场空谈,这使得他在朝堂中的处境,也就或多或少会有些尴尬。而从他作品中的种种言辞可以看出,屈原对古贤人的崇拜,颇有些盲目的意味,这也是他大谈改革的根源。他一昧追求那种理想中的道德修养,却摒弃了与时俱进,使得他的追求变得有些不切实际。古贤人何以为古贤人?屈原只看到了“贤”,而忽略了“古”。从前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并不一定适合当下。虽说并不是要他阿谀奉承、与小人同流,但真正有大智慧的臣子,总懂得何为委婉,何为界限。越界之臣,往往被君王所厌弃。虽说也有些直言进谏的臣子,但唐太宗不杀魏征,是因为他确有其才。而屈原却缺乏政治上的才干,无法做到这样。
之所以说他偏执,是因为他对于身边的人,似乎也有一种与对自身相类似的苛刻,他似乎总在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如自己一般修洁自身,这是绝对的不切实际。儒家的大同为何难以实现?因为在所有人都善良的场面下,倘若出现哪怕一点恶,也会成为获利最大的一方,而招致更多人的模仿。墨水总能轻而易举地污染清水,屈原的想法也是如此。屈原是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者,他有自己心目中的一套完美得近乎苛刻的法则,但过于美好的,往往无法实现。他总在一昧地寻求他人的理解,却不懂得何为适应,颇有些自我中心的意味。古贤人教会他何为理想,却不曾教会他何为现实。现实是人们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体悟过来的,但屈原太单纯,以至于他不屑于和他人一样在社会的泥潭中挣扎,甚至身在泥潭,还妄图保持衣衫洁白,还高高在上地疑惑朝堂中挣扎着的他人。这样的他即便不曾被人被人嫉妒陷害,也终有一天会溺死在泥潭中。他无法适应社会,也无法改变社会,只揣着自己的一份理想孤独地游走。但不基于现实的理想主义,往往都是空谈。
屈原爱国,这一点无法否认,但同样无法否认的是,他不懂治国。这使得他作为朝堂上一员,总有种“一腔爱国热情无处倾泻”的感觉,这是十分痛苦的。他空有一身文采,却无法借此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作为一个爱国诗人,他无疑是很成功的;但作为一个政治家,这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他有想法,但却没有能力提出具体的措施,无法将想法付诸现实。人们常批评君王不听从臣子劝谏,焉知臣子所言在当时,在君王看来,是否现实?屈原无法给出实质性的建议,却又常对楚王指手画脚,这无疑已经越过了君臣之间那一微妙的界限,使得他的罢黜几乎成为了一种必然。屈原没有做错,楚王也没有做错,他的悲剧,始于他选择走上政治的道路。但即便是他不选,古代文人十有八九,最后踏上的都是这样一条路。这是屈原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屈原太孤高以致不懂融入,屈原太固执以致不懂适应,屈原太耿直以致不懂委婉,屈原太执着以致不懂改变。人们对屈原的看法,多是以上几点。但以我之拙见,真正孤高的人不会再被君王抛弃后执着不放,真正执着于自己道路的人,也不会在看清世间后寻求改变,而是独善其身。对于屈原来说,最恰当的形容,应当是单纯,与纯粹。他之所以抛不下千疮百孔的世间,也放不下背弃承诺的君王,一切都是因为他不曾看清。他看不清同僚挣扎的原因,看不清楚王罢黜的本意,也不曾看清在这污浊世间行走的法则。他固执地在其间遵循自己的准则,也因此格格不入。同是不得志,李白何以逍遥,屈原何以抑郁?区别在于看不看得清,放不放得下。屈原加在自己身上的包袱,太过沉重。
人们常说倘若人生从来,当如何如何。这种假设若是放在屈原身上,他也一定会这般活,即便他知道自己的结局,知道这只会让自己再经历一遍相同的悲剧。因为他从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是他看不清的结果,也是他的固执。但敢于在迷雾重重的世间,怀揣理想艰难前行而不忘初心,这或许就是他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吧。
浅谈屈原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