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这“病”生的也好
总有一些朋友,是好久不联系,没事也不会瞎聊,但是他时时在你心里,看到他的朋友圈必回,有事情第一个想起他。我也有这样的一个朋友,大学在魔都上海认识的老乡,毕业后他回了家乡,我还留在魔都,虽然相隔千里但是我的内心里是时刻都想着这个朋友,忍不住想关心的。
我自己是很少发朋友圈,现在更是很少看朋友圈,这个朋友也很少发朋友圈,可能偶尔发的还被我错过了,前几天偶尔翻朋友圈,看到他的朋友圈,相当激动的回复了,她很快回复:**你终于出现了。我就回复:最近生病了“手机厌烦症”,然后放下手机等他回复。她来了一句:这"病"生的好。
今天因为工作上的烦心事还是没忍住打扰了,跟她聊了一会说你觉不觉得我是生病了,最近脑子里都是怎么读书,不会读书这件事成了我的心结,快来拯救我。他又回了一句:这"病"生的也好,我救不了你。
只能思考如何自救的我,失眠了。
为什么会因不会读书忧虑到生“病”?
这个时代的公众媒体给我们带来的焦虑,今天一共点开了两篇公众号的文章,一篇标题就是如何读一本书,一篇读到了最后,发现他是一个推荐读书活动的广告,还引用了:查理·芒格的话,“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当然也不能全怪媒体,这种一天点开两篇文章都是讲读书的情况,一方面跟我自己关注的公众号有关系,另一方面也因为我自己的确比较关注读书。
为什么朋友有自信回复一句:这"病"生的也好,我救不了你,这么不负责任的话,都不怕友尽?
我想到之前在朋友圈分享的一段视频里的内容,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读书真的是很有意义的行为,后来我还反复仔细看了这段视频,有感而发,写了一段简书文字《大学本科毕业的我竟不会读书》,大概朋友也看了我的朋友圈,觉得这说明我有追求的表现吧。
对比一下说好总要有收益才有说服力(尤其是生“病”的好),我得到了什么?
通常我们关注一个主题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的去关注跟它相关的所有东西,像我今天看到了两篇跟读书相关的文章,看了那么多节目只分享了跟读书相关的这一段。这种胡乱的关注有时候并不能带来什么收益,但前两天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思考,让我觉得这种关注会在某一个时刻给自己小小的惊喜。
我读的那本书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其实这本书我已经买了很久了,反复几次从第一页开始读起,至今还未读完,前一段时间听广播的时候听到曾国藩的读书规则: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天天只抱着这本书看,终于把分析阅读部分粗读完了。在读到作者说读书是读者跟作者的特殊的交流,主动的阅读不仅仅为了知道书中的内容还要能够评价一本书,尤其是读到作者说应该把不同的观点当作有可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在第十章公正地评断一本书),我就想到“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这句话,其实那么长的一段话我只记住了这一句,印象非常的深刻,因为我只记得这一句,没有上下文的记忆,我觉得我自己不懂“为什么读书表示不认同这个世界?”
看到《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这章论述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离“为什么读书表示不认同这个世界?”这个问题的答案很近了,我将我朋友圈中的那个分享找出来,抄下来,认真理解了几遍,发现朋友圈中的那段论述完全没有“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的魅力,我想难道这句话是我记错了,我又点开视频发现是我微信分享的文字跟视频上的文字不完全一样。好吧,我承认微信上的分享是我在网上搜的陈平原教授的名言。
那我现在怎么理解这段话呢,从阅读者的视角来讲,是因为我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所以我要读书;从阅读者朋友的视角讲,是因为我的朋友还在阅读,还想要阅读,我知道他还没有完全认同自己的生活,他在追求更好的自己。【不是我最初想要的理解效果】
在思考的过程中,因为那灵光一现的瞬间告诉我这本书这章的内容可以解答我一直想不通的问题,但是我又找不到那种直接的解答,我只能反复的看书中的内同,生怕自己有错过什么,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思考,读书是读者跟作者的特殊沟通交流,我们平时的沟通都是在想我怎么回复对方,但读书的时候却只是一味的吸收信息,从没有想过要给作者回复。同时我们在平常的对话沟通中和阅读的过程中又经常会在没听懂对方说什么的情况下,想要给予评论和答复。
我想那种不想睡觉,想要搞清楚自己那一瞬间的想法的体验是这个“病”给我的小小惊喜。
思考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