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又给这届年轻人上了一课
先说观点:
蛋壳出事,一点不意外,蛋壳不出事,才是意外
长租公寓的借助资本杠杆的极速扩张,本身就是一条不归路。
这几年的不断暴雷的行业,教育培训,P2P, 健身房,长租公寓,金融从业者算是用大量的真金白银买来了的血泪教训:
做资金池的企业离的远远的,碰都不要碰。
日光之下,从无新鲜事。
不要相信企业的自律和自控能力,在巨大的利益和诱惑面前不要考验人性,更不要考验资本和企业。
银行能做好资金池,是因为银行头上有金箍,监管的层层严格监管下,通过《巴塞尔协议》,最大限度了限制了银行为利润而极速扩张的冲动。
说说长租公寓的生意模式
长租公寓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当二房东,从房东那里收房子,然后,再租给租客赚差价。
传统的长租公寓的商业模式:
我们假设运营者从房东那里租的三房的房子的租金就是 5000 元 / 月,然后运营者把这个房子隔成4个房间(三个房间+一个卧室),然后给每个房间上独立的门锁,分别租给4个房客,每个房客收1500元,这样每月的租金有6000元。
这个每个月的去除租金成本后的盈余有1000元,一年是1.2万。一般长租公寓都是签3年的合同,那么就有1.2*3=3.6万的毛利。
扣除装修费用,人工维护费用,估计也有2万的毛利,3年2万的毛利。每年需要投入6万的资金,每年的毛利率10%左右。
毛利10%是什么概念,如果你的房子有一个月租不出去,那你一年就白干了。
其实大家能清楚的看到,传统模式下长租公寓就是赚个辛苦钱。
这个也就是传统的房企不愿意做长租公寓的原因,辛辛苦苦赚不到什么钱,而且是个重资产运营的生意。
如果这么容易赚钱,那些大地产商早就蜂拥而至杀入这个市场了。
毕竟每收一间房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回收周期长,对于大地产商来说哪有买地,建房,卖房,通过卖房一把回收全部资金的模式来的舒服。
这门生意的本质是一个中介生意,而且需要大量的自有资金来运营,非常重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银行也是一门赚利差的中介生意,那银行为什么就赚钱呢?
是因为有高倍数的杠杆,但是做房屋中介的企业可没有杠杆。
蛋壳的长租公寓的商业模式:
2017年开始兴起的租赁贷,开启了长租公寓的一条利用金融杠杆迅速做大规模的机会。
虽然和传统的长租公寓的商业模式相比,只不过在最后的环节叠加一个让房客去申请租赁贷款的环节。
但是这一加,简直是点石成金了。
让过去长租公寓那种资金占用大(收一件房就需要花一间房的钱,自有资金是有限的),耗费时间长(好几年才能回收装修的费用成本)的商业模式蜕变成一种可以迅速圈钱的金融游戏。
长租公寓租赁房屋对房东一般是按季度付款,也就是只付 3 个月租金,但是在租赁贷的支持下,长租公寓可以一把从租客手里收回全年的租金,
然后租客每月还租赁贷的贷款。
巨大的差异由此产生:
长租公寓用季度付款租赁的房子却可以收到全年的租金,长租公寓平台可以占用 9 个月的租金。
我们还是那个假设:
我们假设运营者从房东那里租的三房的房子的租金就是 5000 元 / 月,然后运营者把这个房子隔成4个房间(三个房间+一个卧室),然后给每个房间上独立的门锁,分别租给4个房客,每个房客收1500元,这样每月的租金有6000元。
而长租公寓平台只需要付给房东5000*3=1.5万的资金,就可以回笼6000*12=7.2万的房租。
房租出去支付给房东的前三个月租金,长租公寓平台还能占用5.7万的资金。
一间房是5.7万,10套房就是57万,一万套房子就是5.7亿,十万套房子就是57亿。
这么仔细一琢磨这个商业模式:
你TM哪是在做二房东,你这TM明明是影子银行啊。
影子银行的三要素长租公寓平台齐活了。
1、资金池——长租公寓不断收房和租给租客,这个池子里不断有付出去的给房东的3个月租金和租客的全年房租;
2、现金流错配——支付给房东的是3个月的房租,从租客手里收的是一年的租金贷;
3、刚兑——房东的钱你不给房东就赶你走,租客付钱了你不让租客住,租客就起诉你;
而长租公寓为了快速扩张,快速的收房和租出房子给租客,又采用了极具激进的扩张打法。
溢价收房:
正常情况下运营者从房东那里租的三房的房子的租金就是 5000 元 / 月,为了快速收房,长租公寓直接溢价上浮10%收房,以5500来收房。
折价租房:
正常情况下运营者把这个房子隔成4个房间(三个房间+一个卧室),然后给每个房间上独立的门锁,分别租给4个房客,每个房客收1500元,这样每月的租金有6000元。
但是长租公寓平台为了让租客使用租金贷,因为如果租金贷没有优惠,房客为什么要年付房租给你,不如按季来付了,
租金折价10%,每个月回收租金5400。
5500收房,5400租房。
大家能看到的,这样的商业模式下,不算运营等费用,长租公寓每租出一间房都是亏钱的。
但是尽管买卖是亏钱的,但是资金池是不断地壮大的,可以继续从房东那里收房。雪球越滚越大,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
总结
如果仔细研究过教育培训,健身房,长租公寓这几个庞氏骗局高发行业的共性:
经营模式和盲目扩张:盲目扩张市场份额,然而大量现金流为预收款(会计意义上的负债,带来高资产负债率)。
拿着预收款盲目扩张,又不能通过规模效应或精细化运营提升运营效率,重资产模式下扩张越大成本越高,最终某区域店铺关门—大量店铺关门—老板跑路。
都是死于资金链断裂。
因为这样的企业的在引入金融信贷后,扩张欲望极强,就算企业的初心不是骗钱跑路,但是随着组织的极具扩张,这种野心是根本压制不住的。
企业通过和金融机构合作一次拿到大量资金用于扩张,然后消费者定期向金融机构还款。所以,哪怕企业跑路了,消费者还得还金融机构的钱。
这个模式下,游戏可以继续下去的只有满足三个条件:
1. 用户增速会一直上升(不停有新用户进来接盘)
2. 客单价不会下降,就是租出去的房租的价格不能下降
3. 新的资金不停入场
你看看这三个条件,是不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击鼓传花下去的模式。
但是一旦这三个条件有任一不满足,那么就是泡沫破裂,一地鸡毛,消费者接盘了。
这这几年有很多金融机构杀进去来做教育分期贷款,租房分期贷款,看过太多同行杀入这个巨坑,然后踩雷。
很多金融机构杀进来做这个场景下的贷款的初心都是很好的:
这是有消费场景的贷款,多好,就像电商的花呗,但是场景金融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场景金额是TM叠加了场景的交易风险和贷款的信用风险交织在一起的,比单纯的信贷风险更难控制。
比如长租公寓贷款:
一旦长租公寓公司资金断裂,是无法继续支付房东房租的,房东没有收到房租,当然会收房,而租客已经付了房租了,这时候金融机构怎么收回贷款?
比如教育培训贷款:
你知道教育培训机构是怎么忽悠学生来上课的么?一旦客户发现课程和预期不符,即使客户本身的偿还能力是没有问题,客户也会将交易纠纷迁怒到到贷款的金融机构,客户的还款意愿出现了问题——虽然金融机构是无辜的,但贷款回收是有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