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治生札记--048
四谛、八戒 、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印
一、四谛
四谛:又作四圣谛,是苦集灭道四种真实不虚之理,使阿罗汉听后发心修行,知苦谛生死,断集谛烦恼,慕灭谛涅盘,修道谛法门。
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痛苦烦恼。
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之根源。谓一切众生,由贪、瞋、痴等造种种业因,感招未来之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说,众生痛苦之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之无知;正因无明,众生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造下种种恶业;正因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如此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
灭谛:指痛苦之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之境界。
道谛:指通向寂灭之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之苦海,到达涅盘寂灭之境界。
二、八戒
佛家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也就是: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淫欲 ,4、不妄语 ,5、不饮酒 ,6、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 7、不装扮、打扮及视听歌舞, 8、不食非时食就是正午过后不吃饭。
三、 八正道
八正道是指获得最终解脱之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八正道是四圣谛中道谛之具体内容。八正道之修行即是成佛之路。
正见:正确之见解,就是对缘起论、四圣谛等佛教教义理解信服,并坚定不移信奉。这是八正道中最根本之方法,有正见才能对事理有正确认识,才能破除外道邪见,才能精进不懈修行。
正思惟:正确之意识或观念,断除邪恶欲念,生起正当欲念。正思惟主要有三方面内容:舍弃执著或自私之心、慈善仁爱、无害。
正语:纯正清净之语言,合乎佛法之言论,即不说谎、不谩骂、不诽谤、不恶语、不暴语,使用友善纯洁之词句。
正业:正当之活动、行为及工作,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作一切恶行。正语、正业这两个阶梯很难攀登,一旦登上这个高度,就已取得相当了不起之自制能力,修行之前景就会变得清晰、宽阔。
正命:正当之谋生手段,就是按照佛教之标准来谋求生存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职业。
正精进:正确之修行,使自己之身心臻于完善。到达这一阶段之人将完全理解自己行为之目的,无论衣食住行、工作休息,都能毫不松懈按照佛法行动,从而达到至善至美之境界。
正念:正确之思维,牢记佛法,念念不忘佛教真理。到达此阶段之人,完全抛弃了“我”之念头,只考虑世界真相,不再执著于不如实不如理之妄想。
正定:对佛法有坚定不疑之定见,专心一志精进修行。到达此阶段之人,完全抛弃无根据至信仰和妄想,不再混乱与恐惧,身心寂静修行。
四、十二因缘
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无明: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于本性,无所明了,故曰无明。
行:谓过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业,是名为行。
识:谓由过去惑业相牵,致令此识,投托母胎,一刹那间,染爱为种,纳想成胎,是名为识。
名色:名即是心,谓心但有名而无形质也;色即色质,即是身也。谓从托胎已后,至第五个七日,名形位,生诸根形,四支差别,是名为色。(四支者,即两手两足也。)
六入:谓从名色已后,至第六个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是名六入。(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触:谓出胎已后,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触对六尘,未能了知生苦乐想,是名为触。
受:谓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因六尘触对,六根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事,虽能了别,然未能起淫贪之心,是名为受。
爱:谓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于种种胜妙资具及淫欲等境,然犹未能广遍追求,是名为爱。
取:谓从二十岁后,贪欲转盛,于五尘境,四方驰求,是名为取。(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有:谓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有之果,是名为有。(因果不亡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即三界也。)
生:谓从现世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为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
老死:谓从来世受生已后,五阴之身,熟已还坏,是名老死。(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五、三法印
“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寂灭涅槃,此是三法印。”
----《莲花面经.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