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程分享,教学设计师认证
文:杨柳轩轩原创 图:源自网络与学员拍摄
IF
亲们,你们是否有这样的困惑,有些风靡全球的版权课程,即使培训小白去认证了这个课程,他们马上去讲,反响依然很好,比如美国正面管教的家长课程。还有两个不同的讲师,风格迥异,但是学员都能收获满满呢?
WHY
我带着这样的困惑走进了马梅老师两天一夜的《教学设计师认证训练》。作为培训小白,我从教学设计的定义就开启学习之旅。
所谓的教学设计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应用科学,通过它可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既然是科学的,那就是根植于深厚的心理学理论根基,是科学认证的,是严谨的一门学科。
两天一夜开启一门新的学科的探索,注定是烧脑的过程。老师与学员全程保持着高度的专注与激情,中午无休,晚上12点还在完成作业,到第二天下午,一群学习力超强的学员们已经严重内存不足,疲惫到极点,但又兴奋到极点,收获满满。
马梅老师作为培训业的资深导师,她深入浅出,从“道术法器”四个层面直接打通学员从知识层面到意识形态。
WHAT
教学设计根植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体验式学习大师的大卫.库伯的理论根基,它的万能钥匙是库伯学习圈。
HOW
马梅老师逐步解析库伯学习圈的4个象限,呈现出它的多种变化与运用。
1,库伯学习圈的是了解讲师自己风格类型的一把钥匙。
(WHY)开放类型的讲师,激情四射,感染力强,自嗨型,擅长讲故事,特别能讲。(WHAT)理论派类型的讲师,逻辑结构很强,严谨,理论性很强,擅长于总结与提炼。
(HOW)应用类型的讲师,程序化,分享的都是自己尝试过的,擅长于工具化与流程化。
(IF)行动类型的讲师,实用性,工具化,分享的信息自已去用,并督促学员去用。
2,库伯学习圈是了解学员风格类型的一把钥匙。
3,库伯学习圈是教学设计的一把金钥匙。
四种类型的学员类型,四种不同的讲师风格,教学设计如何能够兼顾到每种学员类型,同时又发挥四种讲师风格的优势呢,重点来了,那就是教学设计都围绕着库伯学习圈设计,并且万变不离其中。(此处省略几千字,精华都在其中)
4.库伯学习圈也是评估讲师与教学设计的一把钥匙。
IF
收获之一:了解自己
我是第4象限的行动派类型,一下解了我心中很多的结。作为一名学员与讲师,还有教学设计中,我的核心问题永远是,如果会怎样?让我去用用,学员怎么用。
比如我在梳理这篇文字时,尽量在用到库伯学习圈来写作。IF--WHY--WHAT-HOW-IF(从问题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收获之二:了解了讲师与学员
当然它不是标签化,也不是把自己与他人往一个笼子里套,去固化,去设限,而是多一个维度去看到自己,看到他人。没有了解就没有理解,因为有了了解,才有了尊重彼此的不同,接纳自己去拥抱差异。
收获之三:利用库伯学习圈的四个象限去设计课程。
以后设计课程,设计活动,调整内容,都利用库伯学习圈,变化万千,但又万变不离其中,个中的精妙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设计中学习、践行,反馈中再调整。这是一个内化与践行的过程,对于IF类型的人,我已经迫不急待地想去设计与调整课程。
收获之四:培训讲师的“道术法器"
两天一夜的课程,老师深入浅出分享了“术法器”,但处处也传递出她作为培训导师的“道”。
A,专注,坚持培训20年的老师开篇就要求学员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专注并深耕下去。是的,我将专注于父母课程的开发与分享。
B,坚守培训师的原则与底线,一个行业只服务于一家企业,终生认定这家品牌。比如老师曾10多年前服务于可口可乐公司,上课时她喝着可口可乐公司的咖啡,仍夸耀着这是我们家的新品,推荐给你们。老师无时无刻贯彻着注重版权,尊重别人的版权,分享给学员的东西不是经验,不是推理,而是有理有据,有科学认证的。
C,讲师的目标是让学员不再需要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老师在分享PPT的制作时,有学员提到PPT文字不能多,分享出去别人容易复制。老师就提出讲师的格局,只要学员有需要就全部给出去。讲师自己与时俱进,保持终身学习与成长。
教学设计师到底是个什么新东东?就好比教学设计师是一个编剧,培训师就好比一个演员,剧本写好了,演得好坏全靠演员,当然好剧本加好演员,那就成就了一部部经典影视剧。
最后回到我最开始的困惑,为什么有些风靡全球的版权课程,即使培训小白去认证了这个课程,他们马上去讲,反响依然很好,比如美国正面管教的家长课程。
我作为一名美国正面管教认证的家长讲师与学校讲师,听完两天一夜的教学设计课程终于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那是因为这类课程经过无数的优秀心理学家,资深培训师,完全按照库伯学习圈来设计开发出来的,它是可复制的,也是产生裂变的,当然核心还是课程本身是系统、科学、有效,并确实对学员有帮助。
最后,期望本篇分享对大家有所启发,让更多的人了解教学设计师,让更多的人能够设计与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课程,让这个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