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借力,进步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懂得借力,不但我们自己和他人能够共同成长,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和润万青第18期根基训练虽然已经结束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是我们一组群却像一支新生力量,保持着生机勃勃的战斗力!热爱学习的家人们通过提问,分析,分享等互动方式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大家的进步速度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节节攀升!
今天这位家长说,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原谅妈妈,但是我今天亲了她一口,我感觉我和妈妈的心在逐渐靠近!明天那位老师说,我终于打开了孩子的心扉,孩子和我说了好多心里话!
有家人鼓起勇气勇敢的提出困惑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满屏的鼓励和支持足以让他慢慢放下焦虑,收获着感动和希望。
感恩总部杨桐榆老师撤销了解散小组群的决定!感恩每一位小组伙伴带给我的感动与震撼!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几天和大家的互动带给了我怎样实质性的收获——
周五下午放学,我把接老二的时间记错了,让老二足足在学校门口等了一个半小时。儿子有些嗔怪,但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我表示关心和歉意,问他站了这么久是不是特别着急,冷不冷,我说,确实是妈妈记错时间了,但是妈妈精力有限,你知道今天放学早,早晨应该告诉我。
儿子说,你怎么不会忘记弟弟的时间?
我说,他的时间每天都一样,你需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儿子说,那你不要来接我呀,让我睡在大门口好了!
我说,你这样说话太伤妈妈的心了,妈妈每天这么辛苦,你对妈妈一点谢意都没有?!
于是,对话进入争战状态,儿子回家后把门反锁,我和小宝在外面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儿子才开门。
想到那天卢玥林老师问我兄弟关系的问题,我曾经告诉她,孩子发脾气是索爱的表现,越是不可爱的孩子越缺爱,可是实际生活中,我自己又做到了多少呢?
我生气是因为我觉得孩子推卸责任,我希望他学会承担,不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我要的是孩子的结果;
而孩子生气是因为他觉的我忽略了他,我没把他的事放在心上,我对他和对待弟弟不一样,他要的是我的爱!
我还没有给孩子他想要的,就想从他那里得到我想要的,两败俱伤是必然的。
认识到这一点,我的情绪完全转化了。再想到马晓燕老师,正因为她愿意在孩子写作业这个问题上勇敢的做了自我剖析,才收获了和孩子的开心畅谈。如果我不能真诚的向孩子承认自己的不足,不能真诚的倾听孩子,只想着去改变孩子,那我如何打开孩子的心门?
回到家后,我和孩子预约了沟通时间,真诚的向孩子致歉,承认确实是妈妈忘记了时间,等了那么久,却换来妈妈的数落,孩子心里肯定特别难受,有情绪就是难免的了。
孩子也很自然的把压抑的愤怒倒给我了:“最近就是很烦你!烦你唠叨!不想听你说话!每次你和我谈话都只有你自己和弟弟,弟弟也不尊重我,不给我分享好吃的,还说什么都是他的!……”
我把儿子的话,一字一句记录在本子上。内心却洋溢着感动和温暖,这么久了,我似乎第一次真正愿意走进孩子的内心,愿意倾听他的倾诉!
而这些收获,是咱们这个小集体,卢玥林老师,马晓燕老师还有这么多智慧的家人带给我的!
今天早晨,我静下来整理孩子这些年内心所经历的种种,不被理解,被严格管控,甚至恶毒的语言和打骂,写着写着,我融化了我自己,后来读给儿子听,向来“倔强”的儿子眼睛也湿润了!
触动内心的感觉,原来竟是这样的美好!
我感觉这个过程像是给自己的心灵动了手术刀,积蓄的压抑一旦打开,孩子们天然的爱就会像泉涌一样,喷薄而出——
小宝拿水果刀切了两瓣苹果,递给哥哥:“哥哥,你背我上下楼辛苦啦!给你两瓣苹果!”
去海洋球馆玩大滑梯,小宝一直让我抱着一起滑,来来回回七八次了,我累得不行,宝宝还是不敢自己滑,后来哥哥来了,兄弟俩一起滑,宝宝竟然勇敢的突破了自己,哥哥为他呐喊,喊我欣赏他的成果:“妈妈,你快看,快看弟弟!”抬眼一看,兄弟俩正张开双臂,像自由的小鸟一样,从大滑梯上“哧溜”一下滑了下来!
爱,感动,温暖,就这样悄声无息地,在母子三人心间流淌着……
最后用一句广告词来结束今天的分享:团结你我他,成功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