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岩丛树图

2023-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离离风翼

巨然和尚的《层岩丛树图》,第一眼看上去,高旷阔远,雾气蒙蒙,山体、丛树湿润而飘逸。整个画面充满诗意,也充满了禅意。

层岩丛树图

这幅画描绘的是雨后江南的山林风光。

画家都选取了哪些景象进行构图设置呢?

我们先看近景:山脚下一块较为平坦的土地,右侧应有溪流清凌凌地流淌。溪流岸边的蒲草柔曼而有内在的风骨,在风中倾斜摇动着。

再向上看,连成排的杂树出现在眼前。好像有秩序,又好像极为随意,看出是画家看似随意的刻意安排。

再看树的墨色深浅。离我们最近的错落成排的树,原本应该是最清晰的。画家却用淡墨加水晕染,把它处理得迷蒙隐约,表现出了被水汽笼罩着的树木的样子。

一条小径,自自然然蜿蜒而上,消失在树林间。目光沿树林向上看,小径时隐时现,指引着我们不断看向画面深处。

小路在国画中,向来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它是人迹,是追求,是指引等等等等。

再仔细回看这些树木,它们长得极为茂盛,却又一丛丛间隔开来,形成一松一紧的节奏,沿山体曲折向上。

树木的画法看似简单而不经意,树干仿佛是草草地用两条粗线勾勒,树叶也点的极为随意。这些树木整体看上去自然又有灵气。

所有这些,都是巨然和尚的内心世界的反应吧:随意、自然、一派天真。

再看这一上一下的两座山峰。峰顶是有棱角的,这棱角又不似北方山水那么雄浑,那么有侵略性。

画家用了那些手段去柔化它的锐利呢?

首先,山体略微瘦弱,增加了它的清秀俊逸之感。

许多小石头构成了所谓“矾头”。画家用矾头周边的黑稳定了山体,也反衬了矾头的明洁。

矾头处下凹如坑洞,弱化了山体的侵略性。

山体用长线条的披麻皴描绘结构,显露出土质的松软,也让整个山体变得松弛温和。

树木和苔点的大量描画,使得山体变得有生机,显得眉目清秀。

而且,层层的云雾围绕,画家的笔始终保持着充足的水分,使得这山也变得轻盈秀润。

这么多看起来不经意的安排,使得这山峰,包括整个画面都充满水润灵秀之气。

还有画面上方,留出的一大片天空,是那么充裕、闲适而旷远。

这幅画原本是没有画家的署名的。画面上方的题跋处,有明代董其昌的题字。他认定这幅画是巨然和尚的真迹。

也由此,这幅画被认定在了巨然的名下。

其实,不管是哪位画家所画,这幅作品都不失为一副极为优秀的作品。

它的轻灵飘逸,超出凡尘的味道,让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巨然和尚的作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