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产品上班这点事儿

有没有想过,你们可能并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2018-01-07  本文已影响145人  Axure原型设计

你或你的朋友可能身处在一个没有互联网氛围、没有互联网基因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他们整天忙忙碌碌,996的工作时间已经成为常态。产品定位模糊不清,没有需求评审、设计评审,项目需求一改再改,工作不分彼此,工作没有界限,项目上线时间无限期拖延,那么很有可能你们不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只是穿上了一件“互联网牌“外衣。

工作混乱,劳累+心累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引发了全民创业,也暗藏着乱象丛生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已席卷中国,每年都会涌现大量的初创互联网企业,国家也在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引擎,鼓励更多的互联网创业,也给予了很多资源的倾斜和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很多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有些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有些是大学生创业,有些是企业员工离职创业,有些是自由职业者、甚至无任何工作经历的人也纷纷选择了互联网创业。国内的创业浪潮,从来没有像这般繁荣,与当年的房地产行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创业犹如栽树苗这般简单?

那些所谓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是如何工作的?

有一位好朋友,几年前从一家具有国企背景的IT软件开发公司离职,进入了互联网初创公司。闲聊时,谈及近况,向我吐槽了新公司的一些不愉快的工作经历。他所在的这家新公司的前身是一家电视媒体广告公司,属于个人家族式企业,老板对于软件开发流程、互联网运营流程的认识几乎为0。在新公司创立阶段初期,各部门的主管负责人都是由老板亲自招聘,各部门的负责人当中,只有技术研发的主管一直在软件开发公司就职,其他部门如运营、市场、设计的负责人均未有过软件开发项目的工作经历。他们对于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工作流程都并不清楚,在他们的认知当中,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就是有想法、有问题直接向技术负责人、产品经理口述传达需求,坐等项目上线即可。当你提醒他们需要分析需求、评审需求、评审设计的时候,仿佛突然又都变成了“完美主义”者,评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脑洞大开,导致偏离主题。由于大家的认知差距较大,开会过程中,很多时候大家的沟通都不在一个频道,经常出现鸡同鸭讲的现象。有着这样的一个管理团队,当然更别指望领导层对互联网的项目能够给出清晰的战略定位、战术指导。

无独有偶,以前的一位同事,在谈及他跳槽后,所在新公司的团队氛围,协同工作的时候,也是一脸无奈。除了他所在的技术部、以及运营部的几位同事,很多人都不清楚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工作流程是如何运作的,不清楚运营、产品、设计、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测试、运维这些岗位是如何流程化实施工作的。当然他们更不知道每个岗位的工作分工了,开发项目时,经常是一团乱麻,项目上线时间延迟一个月都已经属于正常现象了。即便上线了,也是一连串的问题,让你切实感受什么叫做”现实与期望“的差距。

工作中争执不断

全民互联网化的浪潮中,大多数的初创互联网企业,他们的团队人员的背景及素质,平日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经验与体会。那些真正的互联网老兵们对自己所处的创业公司的人士任免、工作流程、考核制度还满意吗?与你们之前所处的IT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相比如何,真的合乎逻辑、适用于IT互联网行业吗?虽说时代在发展,有些方法、形式在进化,但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流程不会变,软件工程学的原理不会变,基本的工作流程不会变,行业的普适规则不会变。虽然以上这些他们没有从IT互联网行业中学到,但唯独学会了一套996的加班文化,他们从互联网巨头、IT巨头中学到了狼性文化的表象。因为他们的管理混乱、战略失误、决策武断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让团队陷入加班的深渊。

行业混乱,择业需谨慎,不盲目选择

寻找新的就职机会

浪潮还未退去,还会有很多所谓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拔地而起,希望同行们在择业,选择新机会时,不要被眼前的一点利益而蒙蔽双眼,要为自己的长期职业规划而谋划。不是每一次的加薪背后,都是代表着进步,也许会是一次职业生涯的倒退,甚至会成为你以后的污点。选对团队,跟对领导,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希望大家在加入新团队时,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衡量。当然,本文的观点不是在表达所有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都不值得选择,那些有BAT或是IT名企背景的团队,他们骨子里有很深的互联网基因,也有很多行业大牛,这些真正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机会来了,就应该果断抓住。

最后希望那些在新的一年里,有换工作意向的同行们,能够有一双慧眼,找到满意的工作。也期望行业能够加速发展,淘汰掉那些打着互联网创业口号、不思进取的外来者和江湖混混,希望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毕竟创业的领域有很多,请还互联网一片净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