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种思维模型之六:层次思维
代表人物,加瑞特
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更好的理解复杂问题,
以及如何做出更正确的决策,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常常可见各种分层的结构。
产品的经典书籍《用户体验要素》中把产品定义为了五个层级: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5596/7a4fed0cd5fd9c0e.png)
程序设计有经典的三层架构:数据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5596/d9201bc68599be60.png)
以及tcp/ip协议的设计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5596/a89a7e3b2b98792e.png)
2. 什么是层次思维
层次思维是一种能力,可以自上而下的将复杂事物还原成更加简单的层面,或者是将眼前局部的、具体的事物不断抽象放大成更高的层面的事物。
人的思维能力相对有限,很难理解过于复杂的事情。所以大脑就进化出来了抽象有能力,帮助我们去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而分层思维是抽象能力的进一步应用,我们把事物进行两次以上的抽象,从而也就形成了层次。
3. 层次思维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
层次思维能帮助我们理解复杂事物。
-
层次思维能帮助我们跳出局部思维的限制。
-
层次思维能拓展我们的思路。
4. 案例
例如,我们想要从生物学上了解“人类”的特征,那么如何来分析和理解人类呢,
人类是真核总界、动物界、后生动物亚界、后口动物总门、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羊膜总纲、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狭鼻猴次目、类人猿超科、人科、人亚科、人族、人属、智人种。
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其他类人猿,哺乳动物或者脊椎动物来了解人物的一些特征。这就是将具体自下而上的抽象。
例如,我们如何去设计一个操作系统呢?我们来看看安卓系统的设计。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5596/7d0ddf4e32da32a7.png)
5.应用场景
当我们设计一个复杂系统,或者理解一个复杂事物,学习一门复杂的知识的时候,层次思维都会是我们的好朋友。
另外,当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用通过层次思维来思考决策在不同层面带来的影响,也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正确的决策,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
6. 与其他思维的关系
对于层次思维的一个可能误解在于,每个层次中的元素或维度只有一个,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比如在安卓系统的设计当中,系统的内核层,就包括了内存管理和进程管理等等子系统。层次思维强调分层,但是对于每层内的子维度和子系统的拆分则是需要我们具体的经验才可以做到尽可能的完善。
层次思维和公式思维都是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公式思维不强调抽象的次数,而强调量化和联结的关系,强调拆解的广度,而层次思维更加强调抽象的次数,拓宽我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