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散文读书

教学生读诗的起点

2019-02-26  本文已影响123人  在路上2023
教学生读诗的起点

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基本上都是现代诗,准确地说是现代人的诗作,其中也有几首古体诗,可是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我觉得学生在理解上都有难度,甚至可以说是老虎吃天,无处下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教学生读诗呢?

其实,作为我们普通人,读诗都是有难度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读诗可能是相对多一些,有一些固定的程式和套路,或者说是经验,可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大多数人是不会读诗的,因为我也不会。有时,我们在带领学生学习诗歌时,常常会教授一些套路或者方法步骤,比如看题目、看内容、抓诗眼等,但当我们自己在赏析诗歌时,往往是想不到这些的。有时我们用应试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读诗,用一些传统的经验和所谓的应试技巧训练学生,用一些试题的答案来规范学生,其实我们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解读是有缺陷的。

教学生读诗的起点

很多专家对现在的备课建议教师们要放下教师用书,用心去“素读”“裸读”文本,我深以为然。如果我们对文本没有自己的理解,无论专家解读如何妙,分析有多透彻,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高不可攀的巅峰。这中间的津梁需要我们教师来搭起。因此,我们要有自己的阅读和体验,通过自身理解的困顿和疑惑,设想学生遇到的问题,再进行适当地引导,一方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低起点,去引导发散,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能力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消化专家的解读和研究,降低标准,转换术语,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实现良好的对接。这样一来,既关注了学生解读诗歌的起点,又有高屋建瓴的认知,应当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以今天教学的《梅岭三章》为例,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普遍存在较大缺陷,甚至比不上文言文。如“断头今日意如何”一句,有学生对这一句不太理解,我采用分解的方式进行引导,一个词一个词地解析,“断头”的多种解释如“去世”“死”等,可作为一个革命者,这里对于“死”的看法和认识,是否有更准确的表达呢?肯定有,或许“牺牲”更为恰当。“意如何”一个短语做何解?有的学生对于这些司空见惯的词竟也法理解,究其原因,是对诗歌的这种语言形式存在畏难情绪,对诗歌的思维方式也缺乏较为准确的认识。

教学生读诗的起点

第一章的前二句,“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以设问的方式,来回顾自己的一生,对于身经百战几多感慨。后二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从字面上说,写的是诗人去阴间招揽旧部下,一起继续奋勇杀敌。那么,这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学生理解起来就存在认识偏差。只有让学生反复阅读前二句,“断头”表明必死的决心,视死如归,可死之后呢?革命事业依旧没有停息,即使到了阴曹地府,也依然要誓与反动敌人血战到底的信念,这是一种不甘心,不屈服,不放弃的革命豪情。后二句引导学生朝这个方向思考,才是有价值的。

教学生读诗的起点

诗歌作为一种浓缩的语言艺术形式,有人说解诗的方法就如同“泡茶”一样,用开水将那一团茶叶泡开,泡出它如观音般美好的姿态,泡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泡出的醇厚纯正的味道,才是真正读诗解诗之道。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反复品读和咀嚼诗歌,有了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再去引导学生,从我们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后一步一步地去设计问题,预设答案,为学生搭建梯子。只有当学生能读懂诗,对诗消除了畏难情绪,才是解诗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探究诗歌的意象、意境、思想感情才会更有价值。

教学生读诗的起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