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聊聊家庭中的牺牲,是幸还是不幸?
为家庭牺牲事业的父亲很少,但母亲却比比皆是。
当然,这有多方面原因,但这不是今天的重点,我们今天聊聊关于家庭中的那些牺牲,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无声告白》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悲剧,女儿莉迪亚的死亡,全家人的如梦初醒。答案仿佛显而易见,但它值得我们一次次深入去挖掘,为了让这个悲伤的故事,永远别变成悲痛的往事。
图片来自网络1
人性是复杂的,每一份牺牲,背后都有巨大的需求。
玛丽琳梦想出人头地,成为受人尊敬的女医生,意外的怀孕,让她选择与詹姆斯走入婚姻。
踌躇满志的她尚未实现梦想,就被现实裹挟着与屎尿屁为伍,与锅碗瓢为伴。
上帝给了她选择权,但选择背后牺牲的梦想,令玛丽琳越来越难以平静。
她羡慕伍尔夫医生,没有丈夫,放任儿子成为野孩子,她想,原本我也能做到的,这个念头像野草一般疯长,她心底深处已将丈夫和孩子当成了亏欠者。
拿着母亲的烹饪书,她难过极了,为曾经的梦想,为自己的牺牲,为竟然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一连几个小时准备早饭、晚饭,把午饭放进干净的纸袋。鸡蛋单面煎给詹姆斯,煮熟的给内斯,炒鸡蛋给莉迪亚......”
这琐碎的日常,已经令她发狂,她后悔了!在暴雨的冲刷中,她痛声哭喊,决不!决不!她决不活成那样!
人心极其微妙,为了某些爱,人们愿意牺牲,但牺牲者都想对方看到自己的付出,体贴自己的不容易,而家人习以为常的获取,只会让牺牲者积压越来越多的不公平情绪,特别是当看到他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时,悔意会令情绪爆发。
马克.吐温说:“每个人都是月亮,总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人看见。”
永远不要理所当然享受家人的牺牲,每种获取的背后都要买单。
玛丽琳毅然决然离开了那个家。她满脑子都是只要1年,1年她就能拿到学位,申请就读医学院。
不公平情绪的爆发,让个人欲望在这一刻凌驾于家庭责任之上,当付出没有得到心目中应有的回报时,玛丽琳决然离开了家。而詹姆斯也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妻子,心安理得享受妻子的付出,最终面临重大的家庭危机。
牺牲的后遗症给这个家庭带来了重创。
图片来自网络2
好的爱,是相对独立的,让彼此都有自由的空间。但坏的爱却是剥夺的、侵略的,让对方失去自我。
《白雪公主》中继母扮成老婆婆给了白雪一个有毒的苹果,目的是为了杀死她,这个毒苹果,人们很容易分辨,因为继母不爱白雪。但生活中,那些以爱为名的毒苹果,却不易察觉。
詹姆斯用爱编制的家庭,剥夺了玛丽琳的梦想;而玛丽琳又用母亲的爱剥夺了莉迪亚的未来。
玛丽琳的出走因怀孕而终止,回家后的她,将希望寄托在乖巧的莉迪亚身上;同时詹姆斯因肤色备受歧视,他一生的梦也盼望有着蓝眼睛的莉迪亚达成。
这对父母都爱着孩子,但这份爱有毒,他们对孩子传递出“我把什么都给了你”的期待,莉迪亚背负这沉重的期待,只能以牺牲自己来回报“我要迎合、报答父母,来留住父母的爱。”
莉迪亚不喜欢学习,但母亲喜欢,于是她对母亲安排的课业哪怕反感到想吐,表面也欣然应允;她受人排斥,没有朋友,但对着父亲殷切的目光,她假装朋友遍地。
父母给予她的殷切关怀,其实就像那个毒苹果,让她自愿杀死了自己的诉求,她怕失去父母的爱,强颜欢笑活成父母期望的样子。
松浦弥太郎说,爱,就是让对方活成自己。
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爱的本质应遵循“心理可见性原则”,即是你我互相看见,心意互通,彼此理解,彼此接纳。
牺牲型母亲,女儿从她那儿最容易学到的,也是牺牲自己的方式。莉迪亚有委屈,但她选择了牺牲自己的需求,她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迎合和取悦爸妈。
一个牺牲自我来满足父母、获取存在感的人,不会真正的快乐,长此以往,还会陷入“人际倦怠”,厌倦与人相处,甚至厌倦生活。
长久的面具生活,令莉迪亚不堪重负,不平的情绪也在加剧,但她没来得及爆发,就于15岁那个深夜,结束了自己倦怠的生命。
她没有幸运像《小欢喜》中英子那样,在跳海前吼出心里话,迎来另一个转机。但她没有发出的声音,却在用生命向所有人告白。
有些爱太沉重,沉重到背负不起;有些牺牲毒性太强,强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牺牲自我讨好家人的爱,终会变成家庭中最大的伤害。
图片来自网络3
还记得从塔吊上跳下的17岁少年吗?因母亲没办法满足他所有的需求,而跳下高塔的男孩。我非常想问一句,是他得到的爱太少吗?
追溯这些年发生的孩子轻生事件,多半是因为需求没有获得:
一是需求被父母压抑,这属于家长干预太多;
二是需求家长无力满足,这属于孩子的欲望太大。
“爸妈养了你,你就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
“父母必须无条件地爱孩子,满足他的一切需求!”
这两种观念都成了杀人凶手,莉迪亚死于前者,跳塔少年死于后者,他们都不是得到的太少,而是太多。多得莉迪亚无力再背负,多得跳塔少年不懂感恩,欲望膨胀。
无论是母亲为孩子牺牲事业,还是母亲为了事业愧对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索求,前者牺牲梦想,后者牺牲为人处事的原则,但所有的妥协,都没有呈现好的结果。
为什么在家庭中一定要有牺牲呢?
不排除有些人用牺牲来刷存在感,因为牺牲可以获得他人的愧疚与感激,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但也是一种低到尘埃里的价值感。
还有些人可能是因为现实的无力,人生很长,为什么早早就放弃了呢?是否想过这里面也有对自己的否定与不自信?
所以,牺牲并不完全源于高尚,它并不是值得提倡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有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你是否愿意作为自己生命的主体,放弃满足他人的欲望与期待,重新理解你与世界的关系?”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即使前路有荆棘,最需要的是一家人共度难关,而不是哪一个人牺牲。
在育儿的路上,在个人成长的路上,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需要自己去平衡,平衡自身的、家庭的、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关系。
《在爱里相遇》这本书里,作者倡导的亲子关系值得借鉴:“不要对孩子有不符合年龄的期待,也不让他们有不符合年龄的依赖。”
别将孩子当成天才来期待和培养,那会陷入苛求,孩子的人生,需要学会为自己负责。
同样,也别为孩子放弃自己的人生,牺牲的重负孩子背负不了,过度的照顾也会让他难以自立。自己牺牲后的债权人心理,更会对家人有无数苛求。
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个人空间,不要轻易去牺牲。反复牺牲的母亲会不幸福,而不幸福的妈妈,又会导致整个家庭的不幸。
无数教训告诉我们,牺牲会有风险,退步是为了向前,家庭中很多事最需要的,不是放弃,而是共同成长,共同承担,共度难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