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闲趣
自从宝宝上幼儿园中班时,我就开始用文字记录宝宝的语言。我仔细地倾听宝宝所说的每一句话,认真地挖掘宝宝语言中的意义,精挑细选,求意求趣,把宝宝的语言发展的过程写成文章,书名叫《童言意趣》,三年下来也有近六万字了。
想想也很有趣,我每次"新鲜出炉"一篇《童言意趣》,就读给宝宝听。因为文章所记录的是宝宝生活中的童言意趣,宝宝既熟悉又好笑,所以他听时常常哈哈大笑,兴味盎然,乐此不疲。
平时,家里遇到好事或趣事时,宝宝常常煞有介事地说:奶奶,你要把这个事情记下来,写一个《童言意趣》。我只得"遵命"。
最近,因为家务繁忙,好久没有动笔了。宝宝跟我说:奶奶,你好长时间没有写《童言意趣》了啊,最近你一定要为我写一篇,星期一"交卷"。
我说:好的,我抽空写吧。
宝宝歪着头对我说:奶奶,你写的为什么叫做《童言意趣》呀?应该叫《童言闲趣》!
当时我沒领会过来,说:《童言意趣》是表示你的语言有意义、有意思呀,你说的这个《童言闲趣》嘛,当然也可以!
晚上闲下来,习惯性地想想宝宝提的《童言闲趣》的建议时,我不禁浮想联翩,夜不能寐,继而连声说好,觉得宝宝说的《童言闲趣》这个书名真妙啊 !
我今年六十多了,童年成长于文革期间,我的老师当年就教育我:"人,活得要有意义,人的言行,也要有意义。"我很听老师的话,平时说话做事都追求有意义。看到别人有困难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雷锋"的高大形象,激励自己去帮助弱小无助的人;自己遇到困难时,总是想起毛主席的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的思想总被伟人和英雄的豪情和气概占据着,行为方式总是被这样"思维定势"左右着。现在看来蛮搞笑的,那时侯,我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恢复高考制度后,我考上师范学中文专业,对作文有些认识和研究,学会了写作文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删繁就简"的手法,我知道作文的字数不能少于标准字数;作文的标题要设计的新颖别致,吸引别人的眼球;作文要有名言警句,用排比句形成气势,使文章流畅,有文采;文章要有好的结尾,让人遐思万里;我还学会用各种比喻以物喻人,以物抒情,用青松比喻坚强,用蜡烛比喻奉献等深化文章中心。总之,利用有效的时间,学习有用的东西,怀揣有用的情怀,摒弃无用的东西和情感。一段时间里,我觉得自己学有成效颇有收获呢!
我还想到家乡有位著名作家汪曾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文章也被各类媒体转载和印刷。他的文章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的"闲趣"。
汪先生出生民国时期,一生经历过各种动乱:他幼年丧母,后来读大学,也没有拿到毕业文凭,一度求职碰壁,还想到过自杀,建国之后,又被错划入右派,遭受多次批斗,过着极为困难的生活。
文革结束后,国家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各地,汪先生振作精神,以《受戒》一文的清新脱俗和恬淡闲趣,一鸣惊人。
《受戒》这篇小说没有流派,没有结构,没有情节,但让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有人说这是篇"诗化的""散文体"小说。这篇小说,平白精当的语言中带有隐晦,隐晦中带有狂欢,狂欢中带有醒悟,人们从字里行间读到了世间的意味。此小说一出,争相模仿者众多,可没有一个模仿成功的,只能"望洋兴叹"。有人曾请教他怎样写小说,汪先生说:突破小说、散文、诗歌的界限,怎么写都行。哈哈,这是不是更难了呢?
汪先生晚年的文章避重就轻,什么都写,什么花草虫鱼,饮食旅游,爱情故事,风土人情,充满"闲趣",就是不涉及政治,有时他怕別人误解,他还在文后加注,"这是写我三十年前的一个梦"等等。这其中蕴藏着人生的大智慧。几十年来,他走过困境,越过风险,真可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他说,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我还想起了近期读到的微文,熬夜、压力、不良情绪会导致生病,而学生时代学到的无用的东西比如美术、音乐和运动对缓解压力、调节情绪,调动情感起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中年以后音乐能够带领着人们走向美好的现实世界。
享受闲趣,享受过程,正如陈美所说:不在于结果,只是痴迷于追求的过程,幸福才会来敲门。在日积月累、锲而不舍的过程中,我们领略人生旅途"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风光,领略"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胜景。
我想起了圣经中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当时,门徒走上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伟大的?耶稣便叫进来一个孩子,让他站在他们的当中说:我对你们说,你们若不变回到孩子的样子,断不得进天国!
我突然领悟到,我平时总是以为自己写过几篇文章,见识"广博",其实这些不过都是浅层的懂得,并沒有真正的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要老是考虑这有什么"意义",那有什么"意义",享受"闲趣"才为首要。《童言意趣》与《童言闲趣》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上却有天壤之別。在宝宝的面前,我也不能总以"老师"自居了,他应是我的"老师",我们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吧。呵呵。
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把我的《童言意趣》改成了《童言闲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