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辄止2023.08.20
2023-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城子行
本周末参加了我县妇联等其他教育单位共同举办的为期两天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座,不敢说毫无收获,因为至少让我意识到了两点:
第一:关于类似的讲座,有人是费尽心思去学习、去提升,然而,有人只是被拉来凑数的他自以为的不幸者。
第二:我仿佛陷入了另一种悲剧,即,我认为讲座的内容都是我已经知晓的,所以一方面我懒得听,另一方面,我则仿佛有些不以为然。尽管这些内容曾是我赞同的,尽管我再三提醒自己——再等等,一定会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以及保持谦虚才是一个人进步的前提。但不可否认,整整两天的讲座,我内心都显得有那么些“自视甚高”。换做以前,我一定会在听完这种自认为比较有意义的讲座后,发一些长篇大论的,但我突然就觉得,这是多么没有意义的行为啊!关于这种无意义的感慨,一方面是惭愧于自己未能知行合一,另一方面则是,类似的东西听多了,已经不能理发我新的启发与感想了。
抛开以上两点,我则在想——这样的讲座除了让深陷困境的当代父母们产生自我歉疚、自我否定外,还有其他吗?而过多的自我歉疚与否定是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吗?
或者,我们生活中又缺乏乐此不疲地奔波于各种家庭教育讲座的家长吗?他们缺少的是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吗?
当然,我并不否认这种讲座存在的必要性,或者说,我们这种小县城眼下最缺乏的确实是观念的改变与觉醒,而我也并不是对本身观念上就有问题的家长产生质问与怀疑……
至少可以说,在这种找地方,除却被拉来凑数的人员,还能主动选择参与或者参加到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人,需要的真的是这种老生常谈的讲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