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7

2018-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橘子先生_0589

《课程的逻辑》第十五章——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摘要与感悟)


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

第一节  从个人建构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

§ 解析建构主义

* 建构主义基本上是一种知识论

* 建构主义主张:一切的知识都是学习者在作用于多样的现象,并从其自身的经验中引出某种意义之际,由每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

*  建构主义关于知识的性质及其形成的基本假设:学生通过自身的主体性知识建构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实知识,来形成新的认识的。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他强调,尽管个体是在同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中以所获得的经验为线索,但终究个体是通过自我控制和变换认知结构,自发地形成自己内部的认识体系。

☞ 格拉塞斯费尔德的激进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

他主要的观点在于个体的心理过程以及他们从内部建构世界知识的方式,知识既不是通过感官也不是通过交流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

在他看来认识形成是遵循人类特有的认识系统的内在逻辑展开。所谓知识,是各自的主体自发地建构的,既不是也么有必要忠实地反映客体在于个体妥善地适应客观世界。

* 他并不认为认为任何一种认识方式都有价值,他强调认识是一种适应性活动,认识必须是适应性的,必须是有助于人类生存力的。

☞ 个人建构主义的交互作用论

* 在个体的认识形成过程中通过同他者交换见解,发现存在着持有不同于自己见解者,可以从另外观点回答问题,这样就使得自己的认识得以相对化。这种同他者的交互作用,有时会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引发认知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认知冲突产生的场和情境不限于内部自身,而是扩大到同他者交互作用的场。

☞ 社会建构主义它受到两种理论的支撑:

一、“我沟通,故我在”的理论。社会是靠赋予个人以秩序的现实和个体的主观意义形成而建构的,两者不可分割。这样,个体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的存在,是受到社会这一现实所制约的。

二、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在作为成人的教师和一定的专家指导下,而且在有更高能力的伙伴存在的场合,能够提升到更高的发展水平。这种理论的意义在于,重新认识模仿和合作学习的教育意义。儿童往往是通过模仿得到学习的,而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比单独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儿童在学校里学习的意义就在于此。

☞社会建构主义知识的一个根本观点——学习主体的能动过的知识建构,是同个人建构主义相一致的。

* 个体的单独作业往往容易陷入主观性,但加入了同他人的交互作用这一社会活动,就可以从多种视点出发,使得这种主观性得以相对化。而且还可以在数人间建构取得了共识的知识。就是说,知识是通过大量心智的辩证的交互作用而建构的。

* 把沟通活动作为认识形成的中心,这是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的一个特征。

* 语言本身是决定人类社会的“社会连接器”。就是说,人类能够依据语言,展开个体的、社会的活动。语言成为带来个性与适应的环境的一部分。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有了语言与沟通的活动才使得个体知识的建构不再封闭在个体的系统内,而置于更开放的社会系统之中。

【感悟】交流合作学习更有助于学生的建构主义学习,所以才产生学校,学生的学习应该在交流合作中,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与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多采取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二节 知识的社会建构与教学创新

☞ 社会建构主义可以说是一种关注学习者的潜能,支援学习者基于自己的意义发现而展开的文化创造的教学思想。

☞ 在科尔看来,人类的心智活动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特定课题时进行的实践活动,而这种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系列。是作为文化成员应当获得的课题加以组织的,因此不是随心所欲的。

☞不应当把学习视为个人头脑中知识积累的过程,而应当作为参与共同体的形态来把握,参与共同体、形成共同体一员的过程,是实现这个共同体的文化实践过程,同时也是形成人际关系、形成自我的过程。

☞ 社会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和“文化实践”的概念以及他所倡导的“学徒制学习”、“合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为我们教学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 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乃是教学的大原则。出色的教学一方面是彻头彻尾的教师的作用,但同时从另一方面看,又是彻头彻尾的学生的能动性活动,这种教学才是出色的教学。

* 教学中的对话有一个重要的限制就是,存在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必须习得的一定目标与内容。其特点是目标指向性和内容关联性。

【感悟】教学不是单纯地记忆信息,而是搜集适于情境的信息,并同既知知识关联起来重新建构的,在教学中应该设计出更适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达到学习目标,发展其思维、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还能够形成自己的经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