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奏如此快的当今时代?经典艺术还会重现吗?
在这个经济发达的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还有人在看那些经典艺术吗?老三国,八七版的红楼,八六版的《西游记》,九八版的水浒,八五版的《济公》等等。这些已经成为经典,值得我们永远追随。而在今天,这个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为何却很难再现那个艰苦年代那般璀璨的艺术?
不禁让人发问,经典艺术还会重现吗?
如今虽然科技特效今非昔比,各种艺术发展创新,经典再次被翻拍,却找不到当年艺术的感觉。是什么褪去了艺术的气息?
是特效?是演员?是导演?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究其本质是两个年代的出发点不同。
一个为了艺术而发展,一个为了利益而创作。在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年代,艺术比利益更重要,那是个用心做艺术的年代。每个人都是百废待兴的激情使命者。不为艺术,不为价值而创造都将毫无意义。
而如今的经典艺术发展,都要与利益而挂钩,每创造出一个作品之前,都要先去了解市场需求,去迎合大众口味。而不是从艺术自身去考虑,这也是今天创造出来的产物为何难以超越经典了。
从古今艺术的差异可以看出,这个本质区别不过表现在这三个点上。
演员的差距:
现在的演员与那些老艺术家相比,差了一个艺术层次和艺术修养,却拿着更高的报酬。喜欢那个“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济公饰演者游本昌老先生,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艺术上的欢乐,更是灵魂价值上的升华。他教会了我们与人为善,善恶皆有报的道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2932/9cea3f1aa5f4f368.png)
喜欢《红楼梦》中陈晓旭艺术家扮演的那个多愁善感、聪明伶俐的林妹妹,有人说她将林黛玉演活了,也有人说陈晓旭之后再无林黛玉。也许这就是经典艺术的魅力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2932/493a8de1c59e53b7.png)
喜欢唐国强老师扮演的孔明,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喜欢六小龄童老师扮演的“猴哥,”曾带给一代又一代人欢笑和记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2932/d298d1575768194b.png)
而如今的时代,如今的演员,演技不够,颜值来凑,敬业不行,人气来捧。一个演员的名气不是看他的演技和艺术态度,而是看他的绯闻炒作有多火。也许这就是当下演员的悲哀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2932/a793abacc5e7ee14.png)
导演的差异:
那个时代的导演,是按照剧本角色寻找演员,今天的导演是以演员的人气寻找角色!在老版《西游记》中导演杨洁曾经在为白龙马的选角中,就可以看出这点,虽然白龙马的出场也就一两场,在《西游记》是个配角的存在,可杨洁导演依旧花重金请当红小生王伯昭来演,王伯昭的片酬比当时西游师徒四人任何一场都要高。因为她知道白龙马虽然是个配角,但王伯昭却是白龙马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果然,事实证明杨洁导演是对的。
而如今的不少导演在为角色选演员的时候,不是看一个演员的演技好不好,符不符合这个人物的特性?而是看小鲜肉们人气高不高?颜值在不在线?他们自身所带的流量有多少?
以前拍影视是为了艺术,现在是为了商业利益。把一切可发展的艺术都商业化、利益化。
部分观众价值取向的影响:
以前的观众敬重艺术本身,同样敬重艺术家的艺术修养。赏一件作品,看其艺术本身和艺术家自身艺术的高度和严谨的艺术态度。
如今的年轻观众,大部分追求明星的颜值,即使演技和道德修养不够,所产出的作品毫无艺术感可言,却依旧不影响对其的喜爱程度。而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帅气的外表和个人的私生活。尽管他们所关注会是些负面影响,却依旧热情不减。
不禁想问一声:如今的时代,经典艺术还会重现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2932/007d582b2ffed4a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