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自律过程中每天枯燥的执行动作
作者 | 卫斯理
自律的过程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
尤其是当我们做一件事坚持了很久,却一直没有看到什么反馈效果,会感到非常无聊乏味,似乎做不做没什么区别,从而使我们放弃自律。
如何应对枯燥的习惯培养过程,是自律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屏障。
我们坚持做某事一定有所期待,期待得到什么或者改变什么。
而这些期待就是我们执行自律过程的动力来源,但是这些动力来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2种技巧来应对枯燥的执行。
给执行增添新意
坚定行动的意义
自律是枯燥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律的方式、回顾自己自律的意义来应对枯燥。
— 1—
给计划增添新意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
当你每天重复相同的计划时,你对它越熟悉,也会感觉越枯燥。
比如,你每天都要写一篇文章,在刚开始执行的那段时间,你可能感觉很新鲜,每天充满了激情。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当你适应了这个计划之后,你会感觉很枯燥,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增加计划的新意。
换个环境来写文章;
换个键盘来写文章;
换个时间来写文章;
……
当你给计划增加新意后,此时你不再是机械性重复某项计划,而是在寻找执行计划过程中的乐趣。
增加新意的目的在于,主动营造陌生感,增添挑战计划的乐趣。
那增添新意需要注意什么呢?
我的理解,增添新意有两个注意事项:
增添新意不能影响原计划执行;
增添新意要简单,不能消耗过多时间。
所有的新意都是辅助,我们的根本性目标还是要完成自律的计划。

— 2—
坚定行动的意义
在适应我们的行动计划之后,往往会产生一种落差感,一开始是满怀期待地希望通过自律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可真正努力了一段时间之后,却没有什么效果显现出来,这也是枯燥期放弃的重要原因。
为此,不妨寻找下行动的意义,让它来给我们的行动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我们做事的动机包含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
外在动机:鼓励、表扬、荣誉、财富等
内在动机:兴趣、爱好、意义等
就像写作一样,能够让我们持续写下去的动机来源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写作动机 ——
外在动机:写作赚稿费、自我炫耀、塑造人设、收获别人的表扬和鼓励;
内在动机:享受写作的过程、拓宽知识面、满足好奇心等。
不管是外在动机还是内在动机,其根本作用在于能够让我们持续有动力做一件事。
两种动机无优劣之分,但是内在动机所能提供的动力往往比外在动机更持久。
当我们觉得自己执行计划时驱动力不足,可以停下来想一想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有哪些,然后用这些意义替代预想的回报,这样能够帮我们更专注于执行动作本身。

当我们把做这件事的意义一条条列出来的时候,你会渐渐发现这些意义要比你当初追求的回报更有价值,更有吸引力。
所以,当我们在自律过程中遇到枯燥的时候,不妨试着找找行动的意义,让我们坚定做下去。
作者:卫斯理,一个向往诗和远方的80后,10多年职场经验,专注于研究职场效率提升,希望带你一起提升效率。公号:卫斯理说
看完记得关注@卫斯理说
及时收看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