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原创者交流圈数字经济

“失信者”的末日黄昏

2018-04-04  本文已影响3人  老卢庸观

近年来,伴随新旧经济动能深度转换,政府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正由“事前审批监管 + 传统监管办法”的模式向“注重事中事后过程监管 + 运用新技术强化信用约束”转变,让诸多以往潜藏于茫茫人海中的各色“失信者”浮出水面、受到惩处。

自前些年多部门联合专项治理“老赖”后,近日,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等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开始对婚姻登记中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开展联合惩戒。失信者将被限制招录为国家公职人员、限制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限制担任国企高管,已担任相关职务的,将提出其不再担任相关职务的意见,同时限制其参与相关行业的评先、评优。

近年来,一线城市为了突破购房相关政策限制而出现的“离婚购房潮”将遭遇“信用约束”严格监管的考验。

为了买房、购房贷款,没离婚的人们,得三思而后行了。

真离婚,假戏真唱也就罢了;若是假离婚,估计再婚时就得冒失信惩戒的风险了。值不值得,得研究下国家和当地的“失信联合惩戒”举措了。

目前,贵州、湖北、内蒙古自治区已在此方面出台相关规定。

不仅如此。

山西等省市,将恶意逃废债务、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网络欺诈、交通违法、不依法诚信纳税、金融信贷等严重失信个人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失信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惩戒的同时,依照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相应的联合惩戒措施。

政府在行动的同时,市场也有举动。

比如大家熟悉的阿里“芝麻信用”,历经时间积淀、多场景嵌入,已经成为个人社会信誉的重要指标。官方有关部门机构与其合作后,对失信者实施联合惩戒的成效十分显著。

一个政府与市场合作、携手推进“失信者联合惩戒”机制形成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局面出现了。

如果考虑到相关部门推进的社会统一信用代码(自然人、法人),以及各地建设的诚信网站与工商部门全国性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人行的征信信息系统、公安的人口信息库等现有平台,只要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上的难题,明确了牵头单位,一个覆盖广泛、领域多元、实时更新的新型信用监管技术平台将横空出世。

地方省市内部平台整合后可以形成区域性的信用监管平台,中央有序开放数据系统和相关数据后也会很快连接全国各地地方平台形成一个全国性的信用监管平台。

此时在各方担忧、呼吁下,国家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可能会从技术、法治层面都予以关切。比如技术层面可能会采用先进的量子技术实现加密,法治层面可能会加快国家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的出台试行步伐,等等。

而,失信者在全社会多层面、宽领域、高渗透大数据信用监管系统强大数据采集、分析能力下将无处可藏,被彻底曝光出来。

强曝光、联合惩戒,意味着“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末日黄昏就要来了。

而那些点点滴滴用心和行动积攒信用的人,相反,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

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二者中间会不会出现一个“按信誉分配”的年代呢?

谁知道呢?

反正不会出现一个“按负信誉分配”的年代的,我坚信。

若真出现那样的年代,人类一定是遭遇了“诸神的黄昏”。

(完结)

封面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