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Sir与你聊思维

《回头看这十年,未来又属于谁?》解读吴晓波:激荡十年,鱼大水大

2018-10-24  本文已影响242人  杨Sir杨光柱

杨sir聊思维

杨Sir:960472878

内容来源:本文为中信出版社书籍《激荡十年:鱼大水大》

吴晓波曾这样形容1978—2008年间的30年:

在那些岁月,一切秩序都是进步的枷锁,对现状的背叛充满了乐观主义的自信,即便是失败者也仍然那么迷人。

杨Sir:960472878

而从2008—2018的十年,则更扑朔迷离。

先说一组数据:
过去十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第二。
人民币的规模总量增长了3.26倍
汽车销量增长了3倍,电子商务增长了13倍。
网民数量增了2.5倍。
高铁里程数增长了183倍,中国摩天大楼的数量占到了全球总数的7成。
中国的消费者每年买走全球的70%奢侈品,而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

这就是一个我们所有人亲身经历的十年,也是由我们创造的十年。

很多事情,在当时并未有很深很透的感受,回过头来再看,可能命运的轨迹就在那一刻无意中形成。

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应该回望历史的原因。

它的价值就在于:

这是你我的亲身参与的。

回顾是在寻找我们的位置,为了下一个十年不被浪潮打晕了方向。

杨Sir:960472878

2008:天降暴雪,地裂大缝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这个时代从不辜负人,它只是磨炼我们,磨炼每一个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平凡人。

2008年年初,大半个中国十多个省份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雪。

暴雪刚刚过去,又遭遇了最强四川汶川地震。

我们用一场51块金牌的“北京奥运会”再次鼓舞了困境中的中国人民。

杨Sir:960472878

虽然在奥运会结束的21天之后,美国雷曼公司倒闭,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海啸扑面而至。

同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也是从这时开始,国货进入了漫长的低谷期。

再去回望2008年,它大概是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转折的开始,充满了不确定。

就像吴晓波写的:

这一年的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它几乎是一张如假包换的“失意者名单”,他们中大多数人的落幕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2008年所有跌宕的真实写照。


2009: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微博”

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这是中国舆论市场的“革命日”。

一个叫姚晨的明星,后来竟成为全球拥有最多粉丝数的“微博女王”。

到11月2日,微博迎来了第100万名用户,这之间仅仅两个月。

杨Sir:960472878

第一批注册新浪微博的人,他们不仅掌握了第一代的话语权,也深享受到了微博带来的红利。

但有一点是微博带给每个人的红利:

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自己发声,并且能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网民看到的地方,这是一次言论的解放。

正如吴晓波所说:

微博是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第一个全民产品。

也是在这一年,Google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百度获得“一家独大”的机会。

马云的淘宝在这一年搞了一个“双十一光棍节大促销”

实体经济上,一个叫“李书福”的汽车疯子,因为他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收购了全球知名的北欧品牌汽车“沃尔沃”。

2009年,伴随着4万亿的救市计划,一切都在一片喧嚣中悄然萌芽。

2010年:我们都是穿“凡客”的青年

“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杨Sir:960472878

这一年凡客卖出了3000万件T恤,震惊了整个服装业。

一位服装企业老板去凡客参观后,很感慨地说:“我们做生意,算的是销售额、毛利率,凡客算的是获客成本、复购率。”

凡客可以说是第一家硅谷式的、被风投用钱“烧”出来的知名互联网公司。

陈年已经完成第五轮融资,公司估值10亿美元,电商的引爆点已经来临。

要说这一年对个人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腾讯和奇虎360的“3Q大战”了。

杨Sir:960472878

事情的起因是360忽然发文指控“QQ窥探用户隐私由来已久”,然后推出了一款名为“QQ保镖”的产品,能对QQ进行“体检”,保护用户隐私。

腾讯方面则选择了“二者只能选其一”的方式来对抗。

这场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战争,最受伤的莫过于用户,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却要承受双方竞争的后果。

直到现在,我们不知在何时,对这种“互相屏蔽”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

你看,微博不也屏蔽了“抖音”,我们能做什么?

互联的乱战在这一年初见苗头,房产和农副产品开始暴涨,人们用“蒜你狠”、“糖高宗”、“豆你玩”等新名词进行无奈的“吐槽”。

杨Sir:960472878

这一年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1年:这是你用“微信”的第一年

2011年,互联网冲击波来了。

微信改变了我们的社交甚至是生活方式,说以前我们晚上睡前要做的事情是翻一翻微博,现在我们每天睡前和每天醒来,都要看一眼微信。

杨Sir:960472878

在2011年的年底,微信用户量突破6000万的时候,马化腾对部属们说:“微信的战争结束了。”

怎么来理解这句话呢?

很简单:在微博上卖东西叫网红,在朋友圈卖东西叫微商,而在微信公众号上卖东西,你就是一个自媒体人了。

很多人都说,微信的开机界面那个孤独的身影是张小龙自己,现在的我们,每个在微信上的人,其实都是一个孤独的灵魂。

眼看着自己的手机里装着全世界,但是自己却是只能是这浩瀚星球的一粒尘埃。

杨Sir:960472878

2011年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的离世了。

小米的成为了2011年手机市场上的一批黑马。

他的“风口说”直到现在依然被人津津热道:“站在风口上,连猪都会飞起来”。

这也是属于80后们人生风口,有些人飞起来了,有些人错过了。

吴晓波在这一年的最后提到了一部电影:《钢的琴》。

这部只有641万元票房的小成本电影,记录了1998到2003年之间,国有企业超过2000万产业工人被迫下岗。

杨Sir:960472878

与此相似的是2011年忽然萧条的晋江鞋业,他们也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只是命运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时代的牺牲者。

在微信、团购等新事物诞生的时候,请也记住那些因此落幕了的人和物。

书中的这一句“这个时代若有尊严,它从来在民间”就是最好的解释。

杨Sir:960472878

2012年:人人皆是“屌丝”

互联网红利终于爆发了,用吴晓波的话来说:

改革的上半场即将落幕了。

互联网红利意味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去权威化去精英化的过程。

这一年最火的电视节目是《中国好声音》,但是这个节目并不是我们首创的,它连几位导师的旋转椅都是从荷兰原版空运引进的。

杨Sir:960472878

人们开始热衷于各种综艺节目,随着电视节目越来越平民化,网络文化越来越繁荣,一个词汇“屌丝”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第一个现象级的全民热点。

“得屌丝者得天下”也一度成为各大商家所追捧的定律。

杨Sir:960472878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同一个月,今日头条创立。

9月,程维推出了“滴滴打车”,他和今日头条的张一鸣,都出生于1983年。

2012年是一个分水岭。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2012年,那些赶上互联网红利的人,大多是80后、90后。

在这一年的互联网浪潮中,年纪最大的是褚时健,他的“褚橙”在网上爆红,没有人料想到,互联网时代的人格品牌化,会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

这个吸引力,也是“网红文化”的一个写照。

杨Sir:960472878

历史永不会停,对每一个活着的人来说,时代从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

2013年:摇滚死了,小时代活了

政府对银行业的开闸,意味着金融业的重新洗牌,各地的民资银行纷纷涌现。

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表现地最为积极的便是阿里巴巴。

一款名为“余额宝”的存款类产品悄然上线。

三年后,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

这一年开始,智能手机的市场战打响,雷军拿了央视颁发的“年度经济人物”。

杨Sir:960472878

当年的下半年,智能手机的第一战“价格战”进入水深火热之中。

2013年,华为改变了国内智能手机领域的市场。

新浪微博在这一年迎来了舆论的拐点。

曾经以自由、全民化为吸引力的新浪微博,很多人不再随心所欲的发言了,一个网红和明星的聚集地,一个广告比人还多的地方。

这一年最受关注的电影是《小时代》。

杨Sir:960472878

虽然这部电影之后,被人无情地批判,但所展现的物欲、都市的繁华和喧嚣,不正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吗?

同年一部叫《蓝色骨头》的文艺电影上映,它的导演是被称作“中国摇滚教父”的崔健,但它在国内的票房只有330万。

看到这个数字时,你再去想想,那些在电视上那些口口声声崇拜崔健的人,他们是真的热爱摇滚吗?摇滚和它所代表的反叛精神已经死去很久了。

所以你现在知道了,中国不会有嘻哈

2014年:雾霾最严重的时候,我花一元就能打车回家

2014年一个关键词:雾霾。

“抗击雾霾”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乃至亚洲性的话题。

这一年,人们留在北京的另一个原因,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互联网行业的疯狂烧钱大战。

杨Sir:960472878

滴滴和快的为争夺出行市场的烧钱之战,滴滴不仅合并了快的,挤走了刚进入中国不久的UBER。

UBER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少的人买车,减少因为停车占据的空间……这样一个产品,在中国用一种更资本的方式成功了。

用户被培养出了新的习惯,市场也已悄然改变,这就是中国互联网的2014,一场金钱的博弈。


2015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2015年,无论是影响很多人的“e租宝”事件还是6月的大股灾,这一年的金融市场可以用“阴影”两字来形容。

在鱼龙混杂又缺乏监管的互联网金融地带,有人寻求突破,也有人试图火中取栗。

在这个冒险家的世界里,总有人以梦想的名义,妄图颠覆时代。

杨Sir:960472878

2015年是贾跃亭和乐视最为辉煌和不知畏的一年。

也不是所有行业都在“蒙眼狂奔”,O2O行业终于在此时迎来了合并重组的时刻。

滴滴与快的合并,同城和赶集网合并,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合并。

90后开始真正出现在大众视野里,他们有年轻的资本,有豪言壮志,无畏的心。这是一个一直持续到今天的“鲜肉时代”。

杨Sir:960472878

在书中吴晓波说了一个故事:“知道鹿晗的请举手。”在中欧商学院的课堂上,教授问正在听课的50位企业家学员,他们的平均年纪在40岁左右,正是这个国家的财富拥有者。

他们茫然地互相张望,没有一个人举起手。

人们的焦虑感在这一年迅速攀升,一封中国教师的辞职信走红网络,一张白白的信纸上只有一句话: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杨Sir:960472878

这一句话,刺痛了无数都市中的年轻人。

焦虑、迷茫、对现状的疲惫、对未来的不可预测,你想要逃离,还是安于现状?

2016年:什么都可以共享,那我想共享一个女朋友

到2016年底,中国随着O2O狂潮的落幕,中国的私募基金相继盯上了大数据、无人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

这一年有一个词汇被广民众所熟知,这个词是:流量变现。

实现投资人们这个“野心”的是两个“新鲜食物”:直播和共享单车。

杨Sir:960472878

腾讯一口气开通及投资了9个直播平台,阿里巴巴开发了淘宝直播,试图实现“边看边买”。

直播催生了新一代的网红,也引发了新一轮的舆论热点。

这里有资本大鳄,有追逐名利的经纪公司,还有草根的民众,直播间的自我狂欢、自我催眠,俨然搭建起一个“第三空间”。

比起直播,共享单车这件从热捧到被冷落只有短短一年多时间的新项目,它的“逆转”来的有些突然。

用烧钱来实现所谓的“共享”最后“共享单车”给人留下的最多的还是环境问题和押金问题。

杨Sir:960472878

如果说共享单车的出发点还是好的话,那么后来涌现的“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这些则是打着共享的名号博取眼球。

2016年的一个特别的现象:方便面成为了一个夕阳产业,因为外卖。

吴晓波提到这个现象传达出两个趋势,一个是国民消费升级,另一个则是农民工红利的消失。


2017年:你喜欢这个时代吗?

年轻人大多因为《奇葩说》这个节目而知道马东,因为马东所表达的恰恰是现在年轻人的想法:

我知道这个时代很坏,我知道这个时代很浮躁,但是我喜欢它,我拥抱它。
杨Sir:960472878

2017年是电子商务迎来转折性发展的一年。

从马云去年提出“新零售”这个概念开始到现在,终于开始付诸于实践,网易严选这样的“采购型”主打质量的电商模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认可,销售额甚至超过无印良品。

于此同时,图书行业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日本茑屋书店和言几又、西西弗这样独立书店在城市里风靡,很多人打趣道:他们是在用卖咖啡的钱撑起卖书的情怀。颇有些壮烈的意思。

杨Sir:960472878

这一年有一个词不得不提,那就是区块链

虽然最终让人看到了泡沫,但区块链技术仍然被认为是未来将要改变我们生活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这一年贾跃亭跑了,王健林开始变卖内地的资产了;娱乐行业和游戏行业巅峰之极。

《中国有嘻哈》火了,《王者荣耀》和《绝地求生大逃杀》火了,抖音火了,一切仿佛都在向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驶去,新的时代真的要来了。

世界上的第一个科技公民索菲亚的诞生,意味着科技世界也将迎来新的一页。

杨Sir:960472878

在书中有一段吴晓波提到了未来十年大概率会发生的几件事情,我觉得很有意思:

1、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未来十到二十年内,中国经济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2、到2030年前后,中国城市化将进入尾声,随着70、80后步入中老年,中国的老年人将达到总人口的30%,中国将成为一个老龄化社会。
3、随着第四次科技浪潮的发展,奇点时刻将要来临,机器人可能会取代人类50%的工作,随着生物医学和营养学的发展,人类的寿命可达到100岁,能源革命和新能源也将终结石油时代。
在改革“四十不惑”的今天,中国正处在新的大变革的前夜,有人感叹青春散场,也有人吟唱“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

这便是我们读这本书的意义,从历史中看现在和未来,这是一部当代企业史,这是这一批企业家的激荡十年,也是我们所有人十年的回顾与寻找,我们是其中的一个分子,彼此互相激荡着。

最后想送给所有人一句话,是我昨天看吴晓波的一个节目的时候听来的,晓波说:未来十年属于谁呢?大概是属于那些仍然勇敢地拥抱不确定性的所有人。

杨Sir:960472878

回顾是一种寻找,寻找在茫茫大水中我们的位置,为了下一个十年不被浪潮打晕了方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