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城市故事想法

中国机长:每天2亿票房增长的背后,是因为我们想支持他们

2019-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图靡花

电影《中国机长》破21亿了!从播出到现在,《中国机长》的票房就以每天2亿的的数量在增长。

电影中,不管是张涵予、袁泉、欧豪、杜江还是李沁的演技,都令大家津津乐道,但最令大家惊艳的,却不是他们的表演,而是这电影背后的震撼。

大家都知道,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5•14”川航备降的真实事件改编的,这个故事早已被大家熟知,电影的剧情也早已被剧透,但《中国机长》上映后,票房为什么还能一天2亿的速度逐渐增长呢?

因为这背后,是中国航空英雄的诞生,是中国空难史无前例的奇迹,也是令全中国人们都骄傲的一次历史性事件。

而事件的背后,有着太多平凡中的伟大人物。

01 空难迫降,却无一人死亡

事件的始末,如今说起来,都惊心动魄。

在2018年5月14日这天,四川航班的机长刘传健正如往常一样,驾驶空客A319执行重庆飞往拉萨的任务,这条路线他早已飞行了上百次,而他也从事机长一职多年,按理说,如果没有意外发生,这次飞行一定特别顺利。

可是,当他驾驶着飞机行驶在9800米的高空中时,机舱却突然发出了一声巨响,刘传建发现:驾驶舱的右侧前挡风玻璃出现了裂缝。

意识到问题之后,机长刘传健立马准备返航成都,当时他很有自信能返航成功,因为他认为:只是一层玻璃裂了的话,对操作飞机是完全没有影响的。

但是意外总是发生的让人猝不及防,就在刘传健要求返航的通话结束后,他发现,前挡风玻璃整体都爆裂了。

这意味着,一整架飞机上的人,都面临着严重的生命威胁。

高空中高速的飞行,导致驾驶舱仪表台受损严重,驾驶舱的温度也急剧下降到零下40多度,并且还面临着严重的失压。

意识到危险之后,李传健慌了,他整个身子都在抖动,而且副驾驶的半个身体都挂在机舱外,刘传健本能的伸手去拽他,但因为在极限环境下,刘传健的整个身体都被压在座位上无法动弹。

要知道,在9800米的高空中,零下40多度的温度下,刘传健穿着短袖,并且若是没有带上氧气面罩,人缺氧超过45秒之后就会导致晕厥,这也是刘传健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

不仅如此,在此时,飞机在飞行极限下也瞬间失去了平衡,面临着随时都有可能撞上高山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逆转危机几乎不可能。

当时,所以幕后的机组人员都在尝试着联系刘传健,但都联系不上,大家的心都在悬着,在担心,在恐惧。

“四川8633”这个数字不知道被呼叫了多少字,就在大家都绝望的时候,却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刘传健逆转了局势,创造了这个被认为不可能的奇迹,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欢呼呐喊,在心里为机长点了无数次赞。

可是大家也都很好奇,刘传健是怎么做到的?

02 强大的信念与过硬的技术,缺一不可

1、他有强大的信念

在面临飞机坠毁的危急关头,刘传健当时唯一的信念就是:只要飞机还没有摔,就一定要想办法把飞机变成可控的状态。

2、他有多年的飞行技能和经验

想要将飞机控制下来,只有强大的信念远远不够,还需要有过硬的技术与经验。

尽管刘传健此刻很紧张,全身在颤抖,但他也不愿放弃一丝可能的机会,他凭借着他多年来过硬的飞行技术与经验,在多种故障与极限环境中,飞快的操作着。

终于,他坚持了近34分钟后,终于将飞机飞出了山区,躲避了危险,当飞机平稳的降落在机场跑道上的那一刻,全部人都为他鼓掌欢呼。

这是一个奇迹,史无前例的奇迹。

之后,在观看飞行记录时更是发现,刘传健在手动备降过程中的36个动作全部精准无误。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与压力下,能做到如此实在令人震惊,但这也正是刘传健过硬的飞行技术的证明,也是他强大的信念的证明。

所以说,想要创造奇迹,做出令人想象不到的奇迹,就必须敬业、专业,在工作中,时时准备,时时学习,掌握一身技能,才能将以后遇到的危险化险为夷。

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坚决不放弃的信念,就如刘传健在危险时刻所想的那样:只要有一线生还的希望,就坚决不放弃,也正是这个理念在支撑着他的整个过程。

所以,不管在哪个岗位上,想要化险为夷,很好的应对困难,不仅需要积累掌握过硬的工作技能,还需要锻就强大的抗压心理。

03 刘传健:搭档们的表现让我更放心

这次的“5•14”川航备降时间之所以能这么成功,除了机长刘传健的临危不惧以及强烈的专业技能之外,还是全体机组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机长刘传建曾说过,当时飞机遇到紧急时刻时,机组其他同伴的表现,很让他放心。

因为飞机破损以后,在如此极限的环境下,机舱里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要交流也只能靠手势,刘传建清楚的记得,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下,他的整个身体都情不自禁的在抖动,第二机长看到后,就在他背后给他支撑,不停的给他抚摸背部和肩膀,通过这种行动告诉他:别怕!

飞机舱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所有的灯光都暗了,氧气面罩也全都掉了下来,警报声也突然响起。

这一系列事情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乘客们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惊慌、恐惧,他们慌乱了起来,哭了起来。

这时候,乘务员们就开始帮乘客们都一一带上安全带和氧气面罩,当有乘客抽筋的时候,乘务员就一直帮他们按摩,乘客在哭,乘务员就一直拍他们的肩,安慰他们,给他们信心。

其中一个乘务员在为乘客带好安全带以后,她自己没有安全带可系,于是她就让那个乘客抱住她,一直到飞机安全降落之后,她才发觉,她的背后冰凉冰凉的,原来,这是抱住她的那位乘客流的眼泪,将她的后背都打湿了。

难道乘务员们就不惊慌、不害怕吗?不,她们害怕。

她们之所以表现的镇定、坚毅,是因为她们身上有着强烈的职业素养以及这身制服背后深深的责任,所以她们没有时间害怕,更没有时间慌乱。

她们能做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安抚好乘客们的情绪,做好背后的工作,让机长心无旁骛的去控制好飞机。

就是因为机组同伴们如此优秀的背后工作,才让机长刘传建能专心的、责无旁贷的应付备降难题,有这么多优秀同伴的支持,才让刘传建更有勇气和信心,去创造这个奇迹。

他们都是最优秀的。

04 奇迹的背后,是这群人日复一日训练的成果

越是在危难时刻,才越能看出一个人最专业的职业感。

就像感动中国给刘传建的颁奖致词说的那样:“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的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不仅仅是刘传健,飞机上的全体机组人员,他们无一不是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与准备,才有了如今的熟练与专业。

在这次备降事件上,大家都称之为奇迹。

在9800米的高空,挡风玻璃全部破裂,零下40度的寒冷,失压、缺氧,在这么多难以生存的极度环境下,为什么会发生奇迹?

不过是机组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学习与训练,就像《中国机长》里毕男的饰演者袁泉说的那样:“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够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就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

机长刘传建曾说过:“我每次检查飞机,我都会多看一眼,哪怕有一点的疑惑,我就会向机务维护人员询问。飞行,不能有半点的含糊,只有你一丝不苟地,然后把每一个动作做好,你才能保证安全。”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如此为难的情况之下,刘传建的能作出精准无误的36个高难度动作的原因。

所以说,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奇迹,有的不过是创造奇迹的人背后日复一日的艰苦付出。

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家都知道剧情的情况下,每天还会有那么多人去电影院观看,他们想用自己微薄的行动表示,他们支持这群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机组人员们,称赞他们、支持他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