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从0到1全面学透区块链】4.几个货币概念

2018-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空灵一月

李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里经常提到具有清晰定义的概念的重要性。我在看资料时经常看到数字货币、虚拟货币等词,却对他们的概念很模糊,感觉互换也可以,自己写文章时要使用就犯难了,到底是写数字货币还是虚拟货币呢?好吧,我们一起来把它们的概念弄清楚。

1.基本概念


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货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其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一般等价物。

法定货币:是指不代表实质商品或货物,发行者亦没有将货币兑现为实物义务;只依靠政府的法令使其成为合法通货的货币。法定货币的价值来自拥有者相信货币将来能维持其购买力。货币本身并无内在价值,也就是说,当纸币产生之后,法定货币实质上就是法律规定的可以流通的纸币。

电子货币:实际上是法币的电子化,包括我们常见的银行卡、网银、电子现金等;还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这些电子货币无论其形态如何,通过哪些机构流通,其最初的源头都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币。我们可以把电子货币理解成实物货币(纸币、硬币等)的“去实物化”

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存在状态是无形的,我们讨论的狭义层面的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发行者的不同。虚拟货币是非法币的电子化,其最初的发行者并不是央行。比如游戏币等、Q币、点券等,这类虚拟货币主要限于特定的虚拟环境里流通。

数字货币:应用了区块链等最新数字网络技术的数字货币,具有分布式记账、独特加密技术、去中心化结算等特点。当然,具有这些特点的数字化工具要成为主权化的货币或者法定货币,还必须获得国家信用的支撑。

数字资产:是指企业或个人拥有或控制的、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处在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性资产。

电子货币、虚拟货币与数字货币的对比:

- 电子货币 虚拟货币 数字货币
发行主体 金融机构 网络运营商 任何人
使用范围 一般不限 网络企业内部 不限
发行数量 法币决定 发行主体决定 数量一定
流通方式 双向流通 单向流通 双向流通
货币价值 与法币对等 与法币不对等 与法币不对等
信用保证 政府信用 企业信用 网名信用
交易安全性 较高 较低 较高
交易成本 较高 较低 较低
运行环境 内联网、外联网、读写设备 企业服务器与互联网 开源软件以及P2P网络
运行环境 银行卡、公交卡等 Q币、各论坛积分等 比特币、以太坊等

2.数字货币是货币形态不断演进的产物


货币发展史与世界文明史同步而行,货币形态的选择由当时的经济条件、技术发展和制度安排共同决定。伴随人类社会经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及信息时代,在金属冶造、造纸术、印刷术、电子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等的支持下,货币形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几个阶段,而数字货币的产生是货币形态不断演进的产物,是新技术革命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实践更是让人脑洞大开,憧憬数字经济时代全新的货币和支付方式。

第一阶段,实物货币。货币起源于人类私有制度的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人类逐渐有了剩余产品,开始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物资,牲畜、盐、稀有贝壳等都曾作为货币。以物易物时代的实物货币,本身具备使用价值,也已具备了一般等价物的典型特征,一定程度上成为交易媒介,但是,在价值储存功能上不一而足。随着商品交换发生的广泛性和交易的频繁性,实物货币面临交易偶然性、不易携带、不易存储等问题。

第二阶段,金属货币。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金属货币以其可批量生产、易储存、易携带等诸多优点,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选择。而数量稀有的金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铸造金属。品类繁多的金银币虽不一定具有使用价值,但其本身数量稀有、开采冶炼困难,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金银在大额交易时出现使用不便,大额交易使用金属货币的种类和体积都让人烦恼,还会出现交易中的磨损问题,更为要命的是,由于贵金属储存量有限、开采困难且在全球分布严重不均衡,日益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易需求。

第三阶段,信用货币。正是由于贵金属货币物理性质的不稳定性,流通中的贵金属处在不断磨损之中,但那时的人们已逐渐意识到,只要大家都认为某个东西值一定价值,那么不管它是金属还是张纸,它就可以被认为那么多钱的「一般等价物」。一旦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儿,货币的形式就又发生了变化。北宋真宗年间,这种事实上一名不文的「等价物」——「交子」终于诞生了,它是一种用雕刻木版套色印刷、拥有着独特防伪措施、盖着官印的大票,是世界上最早政府正式发行的印刷纸币,比欧洲第一次出现的瑞典纸币要早半个多世纪。随着经济发展,政府发现纸币完全可以靠政府信用强制流通,一如贵金属铸币时期货币金银成色不断降低的发展趋势,纸币最终发展为纯信用货币,本身不具备任何价值。伴随纸币的应用,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逐渐建立、发展壮大,商品交易更多地成为银行的记账数据,货币形态进一步虚拟化,从价值实体逐步发展成价值符号。

第四阶段,数字货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用货币进一步虚拟化,以银行卡为代表的电子货币以其极快的交易效率、成本优势和便捷性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交易的支配性地位。伴随网络技术和数字加密技术的发展,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新型的、无法追踪、非政府发行的数字货币成为新的财富承载和价值转移载体,其产生和流通使实体货币与观念货币进一步分离,真实货币演变为虚拟货币。它有效地解决了市场全球化的「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问题,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信息流、资金流在网上的传送十分迅速、便捷,时空差距再不是网络世界的障碍。同时,它还减少了巨额货币印钞、发行、现金流通、物理搬运和点钞等大量的社会劳动和费用支出,极大地降低了交换的时空成本。未来还可能基于经济大数据发行更加智能化,减少货币发行的顺周期影响。

货币的演化

3.总结


以前看到一些词组时似懂非懂,好像也不理解阅读,也就不去穷追它们到底是什么含义,但是,要把概念讲出来、自己写出来,不弄懂自己都会把自己弄糊涂,更何况听你和看你的人呢。概念弄清楚以后,不仅自己能理解、鉴别别人写的文字和说的话语,自己也可以更清晰地去传达信息。

4.参考资料


1.一文看懂数字货币、数字资产、虚拟货币、电子货币的区别
2.教你分清楚虚拟货币、数字货币、加密数字货币
3.比特币到底属于虚拟货币、电子货币、还是数字货币?
4.数字货币、电子货币、虚拟货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数字货币、虚拟货币与代币关系揭秘
6.你不知道的数字货币与网络虚拟货币的四大区别
7.一个表格说清楚数字货币、虚拟货币、比特币的关系和区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