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开一朵花--------教育教研

群诗阅读

2022-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板栗李子

群诗阅读——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的教学一直是个盲区,既不能与讲读诗词一样去教,也不可随便丢之给学生自学背背即可。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很难深入理解诗词含义。那这样的教材资源怎么合理使用呢?很明显,编者把它放在这里是为与《古代诗歌四首》配套学习的。

      那么怎么去教这四首诗词呢?可尝试着用“群诗阅读”的方法去教。《峨眉山月歌》是李白25岁时,初次离开四川时所作,乘船外出闯荡,既有对未知的憧憬和喜悦,又有离开时对友人(故乡)的牵挂、思念。《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遇故人感慨而作。世事难料,经历战乱,命运起伏不定,当年盛世不再,落花时节再相逢,让人体味到那种深沉的悲哀与感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岑参,处于军旅,遭遇战乱,逢佳节,思故亲,祈和平。《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描绘了大漠景象,抒发“征人”的思想情绪。

        这四首诗词诗人虽不同,但主题相同、情感相同,可以属于“异质组文”的“同质组文”,我们把它进行整合阅读时,可以“求同”。具体可这样操作:

        1、让学生结合注释,大声、自由的诵读诗歌,寻找四首诗词的相同之处。学生很容易找出它们都是唐诗,都是绝句这些显性的知识点。教师可引导内容主旨上寻找相同点。学生结合注释,应能很快发现它们都是“思念”之作,都属于借景抒情。教师可适时追问结构变化上的相同之处,前三句叙事,最后一句抒情,引导学生注意诗词中的起承转合。

      2、再读诗歌,品读意象,寻找相同点。从注释中可得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核心意象是“故园菊”,那么其它三首诗的意象又分别是什么呢?寻找出三首诗的意象,我们会发现它们的意象只关乎两种:“月”、“花”。然后我们可根据诗人的情感给意象上色。通过色彩的变化体会诗人的情感。

        3、熟读诗歌,体味诗情,寻找共鸣处。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歌的最后两句,读出思友(故乡)、思盛世、思亲人、思故乡的感情,指导快慢,通过语调高低的调节渲染诗情。再让学生结合实际分析每种感情的出口处,让诗词与生活密接。

      4、背诵诗歌。再次让学生反复诵读,当场背诵。如果学生基础够好,还可以练一练试写诗词或改写诗词,让诗词再度开花。

        通过这样的形式,带领学生在诗歌中来来回回地走,利用阅读提示和注释自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感受诗歌的鲜明个性,积累了相关文化元素,当堂背诵了诗歌,由此,达到群诗阅读的根本目的和最终旨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