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 生
01
生者,当今南都某部之要员也,业界闻名久矣。余观其行藏,颇多可玩味处,择其一端,记录如左。为避嫌计,本文隐其字讳,模糊其籍贯,虚化其所为,读者诸君有熟知者,会心一笑而已,莫泄真相也。
02
话说生之故乡,地处穷僻,民本剽悍,游侠辈出。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渐染孔孟,父老即世代安于农事,乐享孝悌,虽朝代更迭,大抵一脉相承也。至于游侠旧事,虽偶有口传,然只为农闲消遣而已,无人当真,亦无人效仿。近代以降,数历移风易俗事,其乡人时而崇文时而尚武,至生生,凡五六回矣。
03
三年前,余初识生,即被他身上的一种亦儒亦侠的气概吸引,一来二去,竟成了朋友。虽不属于同一个行业,但从人生的总体趋向考量,可以这么说,三年来,他一直在走上坡路,而我却越发地落拓起来了。
生自云五岁蒙学,师举三隅,己不反以一隅,小学毕业,识得几个字,说得几句论语唐诗而已。初中时,武风炽,以生相文弱,师、亲甚易之,以为此子必累父母。然则生之运数已定乎?非也。生曰:“余束发起,相与十数少年,歃血为异姓兄弟,自为首领,斗鸡走狗,常与邻村学童斗勇争胜,一时成远近祸害,三年,学业无成。”
余闻之骇然,曰:“然则子非文弱者,子乃武林中人也!成语有云:‘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嘻,古之人不我忽悠也!”
生笑曰:“兄谬赞矣!吾非读书之人,亦非习武之材,何及兄之有真才实学耶。”
余愈奇之,曰:“然子为业界之大咖,吾属岂能望其项背!子之成,人之慕之仰之欲之而不得者,如过江之鲫也!子之所以若许者,可得闻与?”
曰:“以兄之才德与智慧,吾之雕虫小技,何足道哉!”
04
余闻而不敢问焉。久之,生曰:“噫!吾兄乃吾平生所真景仰者,然一生不遇于时,本不该好为人师,然而今日嘴贱,斗胆直言了。不知兄乐闻乎?
“你看啊,我也能跟你‘之乎者也’不是?可实话告诉你,我肚子里真的没有多少墨水!但是我有一种你不具备的能力,就是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把肚子里的这点墨水发挥得淋漓至尽!看到我口若悬河,女人自然对我顿生仰慕之情,有文化的没文化的不免也会被我唬住。这样我在群体中的地位就渐渐被抬高了,我的亲和力和威望都具备,办事当然就越发手到擒来,仕途当然也就日渐顺遂起来。
“老哥啊,你知道吗?在咱们这个太平盛世,知识不是用来研究和创造的,而是用来应景的!如果你不能把知识转化为应景的工具,你就会失去别人的赏识,自然也就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头脑灵活的人都知道,我们要想为自己活,就要想方设法得到别人的赏识。你看我一个穷小子,到城里没你早,学问道德没你高,可是在别人眼里甚至在你眼里混得比你好!
“应景,用知识应景,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它应该是指用我们生命的方方面面去应景……总之,学会应景,是所有名人成功的秘诀!唉,你看,在你面前,我已经忘却了该有的‘城府’啦!”
05
不知怎么的,听了他的话,我觉得他把我真的当兄弟了。联想到他工作、娶妻、生子、升职、发财……一路顺风顺水,又难免对自己有些沮丧。不过,他这些年并没有因为我的落魄而瞧不起我,我还是蛮感谢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