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定义活动(本过程1-3题)-转自石老
PMP®考点解析之6.2 定义活动(本过程1-3题)
定义活动是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须采取的具体行动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将工作包分解为进度活动,作为对项目工作进行进度估算、规划、执行、监督和控制的基础。
可以将本过程与5.4创建WBS结合理解记忆。本过程可以理解为工作包毕竟是一个人或一个小组工作80小时完成的工作量,在做详细估算时仍然会显得略微粗糙,所以需要进一步细化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
一、 输入
1. 项目管理计划
a) 进度管理计划:定义进度计划方法、滚动式规划的持续时间,以及管理工作所需的详细程度。注:进度管理计划中包括如何去定义活动以及需要使用的方法论。
b) 范围基准:在定义活动时,需明确考虑范围基准中的项目 WBS、可交付成果、制约因素和假设条件。注:可以理解为主要使用的是WBS和WBS词典,需要提供工作包名称及详细信息以便分解。另外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在第六版中需要单独记录在假设日志中,而在第五版中范围说明书内会包含这些信息,故此处不太严谨。
二、 工具
1. 专家判断:
2. 分解:WBS、WBS 词典和活动清单可依次或同时编制,其中 WBS 和 WBS 词典是制定最终活动清单的基础。WBS 中的每个工作包都需分解成活动,以便通过这些活动来完成相应的可交付成果。让团队成员参与分解过程,有助于得到更好、更准确的结果。注:分解的工作最好由负责完成工作包的团队成员来完成,因为他们最了解这些工作包。
3. 滚动式规划:滚动式规划是一种迭代式的规划技术,即详细规划近期要完成的工作,同时在较高层级上粗略规划远期工作。
4. 会议
三、 输出
1. 活动清单:活动清单包含项目所需的进度活动。活动清单包括每个活动的标识及工作范围详述,使项目团队成员知道需要完成什么工作。注:作用等同于WBS。
2. 活动属性:活动属性是指每项活动所具有的多重属性,用来扩充对活动的描述,活动属性随时间演进。活动属性可能包括活动描述、紧前活动、紧后活动、逻辑关系、提前量和滞后量(见 6.3.2.3 节)、资源需求、强制日期、制约因素和假设条件。注:活动属性并非一次性完成,需要后续过程完成后对此文件进行更新。
3. 里程碑清单:里程碑清单列出了所有项目里程碑,并指明每个里程碑是强制性的(如合同要求的)还是选择性的(如根据历史信息确定的)。里程碑是项目中的重要时点或事件,里程碑的持续时间为零。注:可以简单理解为强制性里程碑就是在合同、项目章程中已经明确必须要实现的;而选择性里程碑是项目团队在强制性里程碑前自行根据经验设定的, 以增加检测点保证强制性里程碑顺利实现。
4. 变更请求:一旦定义项目的基准后,在将可交付成果渐进明细为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原本不属于项目基准的工作,这样就会提出变更请求。注:可以理解为虽然在创建WBS过程分解的时候已经考虑并做了100%原则的评审,但是仍然有可能存在不属于项目范围内的工作,在进一步详细分解到活动时发现后,需要提出变更请求删掉这些不属于项目范围内的工作。
5.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