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想法心理

读《人间草木》(一)

2023-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依辞池
人间草木——汪曾祺

本书成于三十年前,抚慰人心于今日。汪老有一名言: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在一路向西的列车上,缓缓翻开,阅读了第一辑:一蔬一果,简单谈谈体会。

体会一:有味

他在文章里介绍了许多菜肴的做法,让我想到了他的一个称谓“生活家”我想他一定很喜欢这个评价。在书中他介绍了许多食物的烹饪方法,其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可惜现在吃不到了。

喜欢他的人,一定忘不了他介绍的高邮的咸鸭蛋,但其实他有很多这样的神来之笔。

三年自然灾害时,对十七级干部有一点照顾,每月发几斤黄豆、一斤白糖,叫“糖豆干部”。我用煮笋豆法煮之,没有笋干,放一点口蘑。口蘑是我在张家口坝上白己采得晒千的。我做的口蘑豆自家吃,还送人。曾给黄永玉送去过。永玉的儿子黑蛮吃了,在日记里写道:“黄豆是不好吃的东西,汪伯伯却能把它做得很好吃,汪伯伯很伟大!”

他的文章全部都在写生活,可是又脱离了生活中的俗,那些抱怨和忧郁的色彩几乎从未出现过,或者说他很克制。像个辛勤的老农在自己的田野和厨房里,浇灌、烹饪着他喜爱的食物。他说到自己画马铃薯的图谱丢失,画风一转接着说:自己曾在那里吃过各种各样的土豆,没有人像他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不同的土豆应该如何烹饪,认认真真,仿佛透过书页要教会我。

体会二:有趣

有一年,结了一串特大的葡萄,“大粒白”。大粒白本来就结得多,多的可达七八斤。这串大粒白竟有二十四五斤。原来是一个技术员把两穗“靠接”在一起了。这穗葡萄只能作展览用,大粒白果大如兵乓球,但不好吃。为了给这串葡萄增加营养,竟给它注射了葡萄糖!给葡萄注射葡萄糖,这简直是胡闹。这是“大跃进”那年的事。“大跃进” 整个是一场胡闹。
我们在长沙,想尝尝毛泽东在火官殿吃过的臭豆腐,循味跟踪,臭味渐浓。“快了,快到了,闻到臭味了嘛!“到了眼前,是一个公共厕所!

他总是像个顽童,大概因为在文字里没有什么是不能被调侃的,所以他的东西读起来特别轻松,读完以后又回味无穷。在许多日子里,人生其实都是黯淡无光的,可总有人不厌其烦的点起蜡烛。倘若那光被风吹灭,那就再点一根。

体会三:有情

读《槐花》这篇文章时,读到最后一句话,感觉自己鼻子一酸。简简单单一句话“玉渊潭的槐花落了”,不知怎的联想到了小学的一篇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很难去描述那种感觉,有点像忧伤,又有点像无常。追逐着花期的蜂农,带着他年轻的妻子,妻子带着家和蜜蜂,一起跟蜂农四海为家。他们和作者不过萍水相逢,透过一瓶蜂蜜,作者看到了这一家人的幸福。他让我明白,人生聚散不管多么无常,都能浓缩在这短短的一篇文章里。打动人的从来都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那一抹浅浅人间有情。

他写花写蜜写草写木,只是为了写人间。

正如汪老在书中写到:

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这最后一点似乎和前面几点不能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很重要的。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如果能重新回去当语文老师,我可能会带着班里的孩子,一起共读这本书。一篇一篇细细地读,关注草木鱼虫,身边的孩子就会像园子里、田野里的花和果一样慢慢长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