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多了,我却越来越孤独了
我们看不同的书,看不同作者的人生,到头来,发现其实我们却是在看自己。
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这有两层含义,一是懂得多,但是现实与书本必定有差距,实践太少,也很容易陷入自己主观。
还有一种可能是读的太多了,需要去诉说,需要被理解,看到太多了,有种空虚孤独感。
从书中你可以看到人性的扭曲,通过历史你可以知道每个朝代的兴衰,可以知道每个政策,每个方法推出的益处与弊端。我们从中学习,总结经验,最后知道未来怎么做。
在社会上很多我们看到的,没看到过的,经历过的,没经历过的,很多书上都有,我们通过读书知道了人在利益面前可以变成什么样,知道了人性不要去考验。
可是这个其实对我们增长见识有好处,处理问题也好处,因为我们见过也知道,我们知道黑暗是什么样子,也知道很多事情错与对,更知道背后真正的原因。
但是这有一个问题。在社会上,你发现你知道的多了,你看的多了,很多东西你知道不能那样,但是多数人是不知道的,是没有积累过的,所以在这个社会很容易变成与别人不一样的人,慢慢我们看到的越来越多,我们去告诉别人,去跟别人谈论,有的时候你的好心好意,在别人眼中像是在要求,好像就你厉害别人不懂似的。即使你出于好心,但是在别人眼中却不是。
社会生存很多时候你需要合群,集体里你不能特立独行,很多朋友谈论东西你知道不对,你不喜欢也要违心做答。可是这个时候对自己真的很痛苦,你不想这样,你想要一个朋友去谈论,去诉说自己看到想到的,可是你会发现几乎没有。
人们要不谈论是否买房,买车,孩子,八卦等等,可是这些都不是自己想说的,也都不是自己追求的,别人认为该获取的,攀比的,在你看来可能都没什么意义,你有更高的追求,你懂了多,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孤独,尤其你想要精神上的富足,现实生活中你就一定会与他人冲突,与他人观念冲突。
别人都认为自己对的,都想别人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却没有考虑自己需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你会发现自己内心的孤独,尤其得不到理解。
不是自己清高,自己也是人海中一员,只不过自己的行为与别人不同,别人喜欢合群,喜欢说一样的东西,喜欢一样的观点。自己却说出不一样的东西罢了。这个东西可能刺激到别人。
你读书读多了。在看自己生活去感受,去实践,你会发现人本来就是两面性,有的时候尖酸刻薄,有的时候又善良温柔。很多时候自己为什么让别人讨厌,因为你说出了他人不敢面对的。或者不想面对的东西,你看到了那个人真实的样子,你却说出来了,你本想让他人意识到,可是到别人眼里确是多管闲事罢了。
慢慢你看的多了,在现实生活中也看的太多了,你就不会在说话,有时候自己喜欢一个人发呆。也喜欢一个人看书,看到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自己也会流出眼泪。
自己渴望交流,可是却没有真的朋友,有的只是孤独感,因为自己要一个人独自面对世界,你就会有种压迫感,但是即使在孤独,自己也可以热爱自己的一切。
虽然孤独,但是依然可以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