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后青葱岁月往事

覃国庆进京

2019-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唐风汉韵1970

说这话时,老覃还是小覃。

他当时以为说完也就完了,没想到这话却魔咒一样缠住了他的日子。

更没想到兑现这句话用了那么长时间。小覃成了老覃,离退休还有五年。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二十七岁的民办教师覃国庆站到讲台上端起课本的时候,树叶隙缝的阳光透过朽成暗黑色的木格窗棂,落在教室泥墙残破的黑板上。那几个圆圆的光斑那么明亮,明亮得让他一下子就想起了孩子们的的眼睛。

从此,这个并不新颖的比喻印在了他的生命里。

“今天我们学习《我爱北京天安门》……”

孩子们翻书的声音与窗外风吹叶子的响动汇合,“哗啦哗啦”如同涛声。

小覃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七个大字:我爱北京天安门。

他领着大家读这七个字。稚气的声音一遍遍地回荡在教室里,浪花一般。一浪卷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他指着课本的配图:“这就是北京天安门,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住在这里……”

教室里一阵惊呼,每一双眸子都放光。孩子们看着配图指指画画,窃窃私语。

“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我们的党中央就在这里,我们的毛主席和周总理就在这里……”

那天他讲了很多,孩子们很兴奋。

“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走出大山,去北京,去看看天安门!”

小覃老师永远忘不了那天孩子们的眼眸:泉水一般清,寒星一样亮。

“老师,你见过天安门么?”

孩子们嘁喊喳喳,小手儿举得老高,后面的同学甚至整个人都站了起来。

他尴尬地摇头。孩子们失望地叹了口气。

“我一定会去北京,看一看天安门!”

小覃老师说这话的时候当然是真诚的,但说完后也就忘了却也是事实。

也许不是忘,只是忙碌的日子沉重得根本就没那句话的位置。

后来每逢教这篇课文,他就不自觉想起那句话。不由地摇摇头,偷偷地叹口气。

他觉得自己不是个好老师,好像欺骗了学生。

天安门似乎离他很近,却又很远。打开课本时就在眼前,合上课本后却远在天边,隔一条条河,一座座山……

民办教师的工资很少。覃老师一大家人长年累月地守着大山,薄得可怜的土地收成不多,他实在不能把隐在内心的愿望说出来。

那只是隐秘的愿望,藏在覃老师心里。

他算过好多次了,去北京光来回的车票就得花七八头羊钱——他们这里的山羊很有名,他家也和别人一样养几只山羊换些活便钱——这些钱几乎就是家里所有孩子上学的费用。

覃老师逼着自己不再去想那个梦,不去想什么承诺。

但那句话不死。经常在他的梦里醒来。那篇配着天安门城楼插图的课文折磨着他的夜晚。

讲台上的覃老师一年一年地告诉孩子们要走出大山,看一看大山外面什么样子。每当说完这话他就不由地自嘲:骗子,你个骗子!

小覃老师曾经步行去县城开会。县城有一个破旧的汽车站,开完会的他鬼使神差就走到汽车站,呆呆地看汽车开进开出,然后叹一口气,走回自己的村子。

后来他去过河池,去过柳州,去过南宁。不论他想起哪个城市,脑子里总先浮出车站,而车站里总有一辆车开往北京,他一次次想着自己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望着天安门城楼的样子……

五十六岁的老覃终于要去北京了。三十一岁的儿子、不到七岁的孙女陪着他。

老覃捏着儿子从网络上购买的G530高铁票,兴奋地像个孩子。

老覃第一次坐高铁,第一次出广西,第一次去北京。

孙女鸟儿似的嘁喳不停,老覃揪着孙女的小辫儿满脸慈祥:“爷爷领你去天安门……”

“故宫,长城,颐和园……”孙女掰着手指头,眸子清亮如寒星。老覃一下子就想起当年他第一次说那话的时候,满教室的孩子的眼睛,片片秋水,粒粒寒星。

老覃终于站在了天安门广场,终于看到了天安门城楼——那城楼比书本上的更壮观!

老覃不知觉就泪流满面。

第一次教学生《我爱北京天安门》,他二十七岁。那天他说自己会亲眼看一看天安门城楼,这一眼竟然等了接近三十年的日子。

他不停地让儿子给自己拍照,拍天安门城楼,拍人民英雄纪念碑,拍毛主席纪念堂,拍他拎着孙女抱着孙女的样子,拍这些背景下的自己和黑压压的人群……

老覃终于挺直了腰板给孩子们说:“我去过北京,我见过天安门!”

令老覃没想到的是,教室里一下子举起了好几只手,稚嫩的男声和女声争先恐后:“我去过……我去过……我也去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