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这样写出好故事:玩转情节与结构》二
第四章 强劲的开头
一、开头的种类:开场白;行动;真实情感;回到过去;态度;序章。
二、通过主角,建立与读者的联结。
1.认同,既然读者通过主角来接触情节,那么读者就越认同主角,到情节的认知也就越深刻。通过认同主角,作者能创造一种神奇的感觉,让读者感觉觉得故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2.同情,能加强读者对主角的情感投入。激发读者同情心的四种方法:a.危机;b.困难;c.弱者;d.脆弱。
3.喜爱,惹人喜爱的主角通常会做一些讨人喜欢的事情。
4.内心冲突,将主角的一伙摊在情节表面能将读者拉近故事里。
三、呈现故事的世界:不仅是主角生活的时代,还有是主角过着怎样的日常生活。
四、奠定风格:过度描述、回首过去、没有威胁的开头不可取
五、说服读者读下去
1.处理说明段落。规则一:先有动作,在解释。先带出行动中的角色,读者会紧跟着行动的角色,不会要求先了解角色的所有背景。随着故事发展,你才在必要时分批丢一点信息出来。规则二:解释的时候请模仿冰山。不要把角色过去的故事或现在的状况全告诉读者。只要把冰山表面的百分之十告诉我们,让我们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剩余的百分之就是就继续神秘地藏在水底下。稍后,你可以揭示更多,但是要等到合适的时机。规则三:将信息包装在冲突之中。通常呈现信息的最好时机就是气氛紧张的冲突场景。通过角色的想法或对话,你可以一把掏出重要信息,丢到读者眼前。
2.一些很棒的开头迪恩·孔茨《惊骇内幕》,斯蒂芬金《末日逼近》,唐纳德·维斯雷克《神圣怪物》
第五章中段
一、死亡
精神上的死亡。
职业生涯上的死亡。
二、对手
1.对手的设定建议:将对手设定为人。如果对手是一群人,挑一个人作为对手群主角。让对手比主角还强。
2.附着元素,指的是强烈的关系或情境,将角色绑在一起。主角必须有充分的理由留下来,解释主角和对手为何不能停止纠缠。几项让附着元素更有利的技巧:生与死,主角与对手是生死对头;职责所在;道德义务;偏执;地点困境。
三、准备好冲突用的武器
所谓的武器就是“行动、反应、继续行动”。主角要有渴望目标,然后行动,才会有情节。
小说家的工作:先写出行动,然后提出合理的解释。小说中段最重要的任务是让读者担心,所以角色无法达成目标反而更好。如果你能把形势变得更险恶,读者反而更喜欢。
四、吸引读者读下去
原则一:拉长紧张段落。请确定紧张场景真的有理由让人紧张。从两个层面下手——实际和心理层面。
技巧:——1.拉长实际的紧张段落,放慢动作。·我的角色在外能碰到什么最糟的事?可能是另一个人、一样物品,或是角色无法控制的状况。·我的角色在这个场景会碰上什么大麻烦?你可能马上就想到答案,但先等一下,继续头脑风暴,你也许会想出其他可能。·我在场景开始前,已经替读者充分铺陈角色面临的危险了吗?请记得,读者必须知道角色要付出的代价,才会开始替他们担心。——2.拉长心理的紧张段落,我的角色内心能发生什么最糟的事?这包括各种精神上的压力。提示:看看你的角色畏惧什么。·我的角色能接获什么最糟的消息?不管是过去的秘密,还是撼动世界的事实,都可以在场景中阴魂不散地跟着他。·在这个场景前,我已经替读者奠定足够的情感基础了吗?读者必须先在乎你的主角,才会关心他的问题。——3.大小段落都可拉长。一开始先放手去写,别担心做过头。如果你初稿写得很满,将每个场景都塞满了实际的和心理的紧张段落,你总是可以在改稿时把场景调空,以重写来降低紧张程度。这比改稿时想提升紧张情绪容易多了。当然并非每个场景都得是大规模的悬疑大戏,一本小说只能容纳几个重大场景,而且你会希望这些场景非常突出。
原则二:提高付出的代价。
1.情节造成的代价。不管是实际伤害,还是针对心理或职业生涯的攻击。另一个方法就是让主角面临一系列强悍的反抗势力。你在编写情节时,花点时间想想这些问题:·我的主角会遭遇哪些实际伤害?我能把这个威胁推展到什么程度?·哪些新势力会对抗主角?我能加入哪些角色,把状况弄得更糟?这些外来势力如何运作?他们会用哪些技巧?·主角需要付出职责上的代价吗?他的职业生涯能发生什么最糟的状况?
2.角色内心的代价。常用的手法往往是逼主角选择,只要制造进退两难的困境,就能提高主角要付出的代价。写作时请考虑下列问题:·怎么样才能让我的主角情绪更为纠结?·主角在乎的人有没有办法陷入麻烦呢?·主角有没有过往见不得人的秘密可以揭露?
3.社会造成的代价。
五、如何唤醒昏昏欲睡的中段
(1)分析故事中的代价。自问主角如果没有达成目标,会失去什么?除非这项损失会造成生理或心理的重大伤害,否则读者不会在乎后果。
(2)加强附着元素。什么力量将主角和对手绑在一起?如果附着元素不够强,读者会怀疑情节怎么还发展得下去。
(3)提高情节的复杂程度。
(4)增加新角色。不是随便加个角色就好,他必须让主角的日子更难过。比方说,来自主角的过去生活环境的意外角色,而且握有主角想隐藏的秘密。或表面上看来支持主角的角色,但因为种种原因,他的支持反而会帮倒忙。主角的恋爱对象也能增加情节的复杂程度。
(5)增加新的副线情节。
(6)穿墙继续勇往直前。一时失去信心,甚至担心写出来的东西通通是垃圾。这就是创作的高墙。以我来说,通常是在写了三万字左右的时候。每次写到这儿,我突然就会看到小说所有的缺点,做些纯粹放松的事,继续奋斗,直到写完初稿。切记:你的初稿绝对没有你撞墙时想得那么糟。
六、如何删减过于庞大的中段
(1)合并或删掉角色。如果有两个出场目的不同的角色(或目的有些重叠),你可以把他们合并吗?先从主角的同伴下手,如果跟主角同一派的人太多,你就合并这些角色,因为小说应该强调对立。
(2)合并副线情节。把沉闷的副线情节的精华集结起来,合并成更强而有力的主线情节吧。
(3)削减无聊程度。检视你写的场景,其中的冲突够吗?是否塞了太多对话,却不够紧张?主角做出反应的场景是否太长?请回想希区柯克的名言。
化身编辑,不断质问自己的作品是否可以吸引编辑的兴趣与注意,当中有没有哪个段落会让编辑想把书放下,去吃午餐?
▲练习一决定如果你的主角无法达成目标,会面临哪种实际、心理或职业生涯上的死亡。如果你答不出来,先自问主角的目标是否真的密切影响他的命运,然后设法提升目标的重要性,让读者了解为何主角一定要达成目标。▲练习二深入描写对手角色,自问“为什么我这么爱这个角色?”,你有替他的行为想好合理的解释吗?他有比主角强,或至少跟主角一样强吗?如果没有,请赶快让他变强。▲练习三从你的小说中挑一个充满紧张冲突的场景,将情绪最紧绷的段落独立出来。这部分可能有几段或几页,但不论长短,都请试着拉长紧张段落的长度。使用本章建议的每个方法。一两天后,再回来读这个场景,你从头到尾都觉得很有趣吗?必要时你当然可以删掉增加的内容,不过通常你会发现这样一改,反而增添了阅读的乐趣。▲练习四你的小说中,角色要付出哪些代价?请考虑每个层面——情节、角色和社会,并把没有用到的类型加入故事中。同时想想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你能如何把每种代价提升到极限。
第六章 结尾
“小说第一章能帮你卖出这本书,小说最后一章能帮你卖出下一本书。”
很棒的结局首先能达成两个目标:第一,结局感觉完全符合这本小说所属的类型;第二,结局也让读者感到惊讶,并不会熟悉到仿佛以前在哪儿看过。
冲击结尾,尽可能将情节的紧绷情绪拖到最后一刻。
带出“真好”与“糟了”的感受
基本结尾可分为三类:(1)主角达成目标,正向结尾;(2)读者不知道主角是否达成目标,模糊结尾;(3)主角没有达成目标,负面结尾。
牺牲:当有人为了大众利益放弃自我命运,便会触及每个人心中最深的向往。
意外结局
收掉四散的梗
最后一页的回响:结局带来的最终印象,会产生心理学家所谓的新近效应:读者评断你的作品时,会依赖他们最新的感受,也就是对结尾的看法。只要结尾让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你就能累积起读者群了。
语言、对话、描述。
不要急着结束,避免因为疲惫而匆匆写完结局的建议:(1)梦。(2)把规模放大,带着热情发挥极致的创意来写结局。(3)别着急。不必逼自己非得超越光速才能及时写完。
▲练习一重读你喜欢的五本小说最后几章,并分析每个结局。结局明确吗?结果正向还是负面?有没有意外转折?为什么你觉得这个结局好?如此分析能协助你了解自己的写作偏好。▲练习二你为你的小说想了什么结局?试着写下结尾的高潮场景。最终你未必要用这个场景,但最起码这个练习能促使你思考结局,让你更加深入了解角色。请将得到的信息运用在作品当中。▲练习三想出两三种替代结局。首先列出十种可能,每种各写一行。接着挑出两三个最有潜力的选项,写出结尾场景摘要(至多两百五十字)。如果替代结尾感觉比原先的版本更有冲击,那就用吧。把原本的结局当作最后可能的转折,或保留原先的结局,将替代结局之一当成可能的转折。▲练习四列出你的小说中所有没收好的梗。这项练习边写就可以边做,你只要每次埋梗时,记得在另一个档案里做记录。想好策略,利用情节发展、配角或报纸报道把这些四散的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