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情,说说爱

2020.05.03 淡淡的哀愁

2020-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锦山阁

看了一部英国电影,片名叫作《蔚蓝深海》。老片子,节奏缓慢,看后,觉得就像今天的雾霾天气,心底泛起淡淡的哀愁。

电影对白和心理表现太过冗长,很多时候让人觉得这更应该是一部舞台剧。这是一个娜拉出走以后的故事。按照鲁迅的说法,娜拉出走以后只能有两个结果,要么回去,要么死去,于是整部戏就是让女主在这两个结局中摇摆选择。总算最后的结局让观众舒了一口气,虽然爱情已死,即使婚姻已逝,但是女主终于决定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依附金钱或是爱情的奴隶,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首先,影片最出色的是油画般质地的场景设置。电影开始,便是舞台大幕拉开的感觉。女主站在三楼一扇窄窄的窗前,投过窗帘,可见她年轻而又忧郁的脸。屏幕下方,一行数字浮现,提醒故事发生在50年代的伦敦。影片展现的那些时髦的上流社会美丽复古的服饰,精致繁复的室内布景,人物的气质谈吐,都自带一种翩翩优雅风范。再用滤镜柔光一打,仿佛每个人物都风情万种,让人和女主一样产生错觉,以为好日子是过不完的,从有钱的丈夫那里结束后,自然有风趣英俊的年轻小生愿意负担起她的人生。就像推开剧中柔纱笼罩的高大窗棂,极目所见都是绿茵茵的一片,心里只想穿上最得体的衣服,跟着一起轻歌曼舞,怎么可能产生对于未来的愁苦?

其次,就是演员们的精彩演绎。男女主分别是大名鼎鼎的蕾切尔.薇姿和汤姆.希德勒斯顿(抖森),两个人都是美丽的如同画一样的人。光是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就足够让观众们叹息。其他的选角也非常贴切,女主以前的丈夫,他后来小心翼翼向女主承认自己从前对她不够关爱的样子,真的让人心折,让人不禁想像,如果女主此时决定回头也未尝不可;还有女主的房东太太,看上去市侩冷漠的一个女人,但是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会女主关于爱情的真谛:爱情不是只有光鲜靓丽,爱情是琐碎,甚至肮脏的平淡无奇。说到底,爱情是一件只关乎本心的事。

所以,整部电影看下来觉得十分可惜。将近100分钟的电影,用如花美眷般的演员,近乎于消耗般的消费着演员的演技和观众的热情。影片展现的是男主基本上已经决定离开女主,只是缺少一个足够的契机,所以言辞十分犀利“你爱上了第一个像你求婚的男人,你为第一个像你抛媚眼的男人背弃了婚姻”“其实我可以慢慢等你离婚后再和你在一起的,而不是这样(无名无份的同居)”。总之,千错万错,一旦不爱了,以前所有享受的部分褪去光彩,变成他不堪忍受的枷锁。他将这枷锁掷出去,成为向她行凶的利器,非要让她痛苦至深,非要让她自己提出离开,才是他最好的结局。

而女主的态度始终非常的奇怪。她仿佛认命似的一定要跟随这个英俊小生。即使他唾弃她,伤害她,最后他终于找到一个去别的国家工作的机会离开她,她的态度始终如一。那就是不断在自我哀怜和请求他人哀怜中度过。甚至她还想过自杀,然而未遂。这并未换取男主的怜惜,而成为他一定要离开她的契机:没有人能够背负另一个人的人生,她必须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才有被人爱的可能性。

女主最后在男主走后没有自杀或者回归婚姻,怎么看都是一个光明的结尾。要不这样类似于一个死结的电影,肯定会让观众更加的愤懑和压抑。但是女主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没有一个清晰的心境或者态度转换的表现,或许是这个故事缺失的一笔。

就像开头所讲,如果是一部舞台剧,可以用更加直白和激烈的舞台语言来演绎,用演员们和观众的每一次对视,用人物出场时每一次咚咚咚的脚步声,来展现自己和调动观众情绪,或许会更加充满力量和可信度。这样用电影的充满诗意的镜头画面来表述,总让人觉得仿佛在哪里错过了什么,或者是因为过度的追求画面唯美,而省略了真正触及人心或者是将故事讲得更加合情合理的逻辑。

但是每一种故事都能找到它的受众,也许有人就是欣赏这种轻轻的来,淡淡的去,明明心里轻舟已过万重山,但是就是通通的掩盖起来纹丝不动的手法。一段失败的婚姻或者爱情在这里都不是重点,它更多展现的是失败后破碎的浮光,而对更加深层的原因只是只鳞片爪的带过,比如女主的神经质,比如男主经济上的无力负担。

其实,截取片段的故事也未尝不可,反正失败的情感大多相似。只是这样一个故事和片段的选取犹如困兽之斗,让演员和观众喷涌的感情,都没有找到一个更加有效的出口,蓬勃汹涌的情感将将升上来又不得不压下去。而片名《蔚蓝深海》分明指的是不可直视的每个人的深邃幽暗的内心,充满了不可言说不可探究的意味。这里出现的仿佛只是冰山一角,是交响乐的序曲,是太阳即将升起时的霞光,而真正宏大复杂更有冲击力的部分只能自己想象,自己细品。

细细品来,满是淡淡的哀愁,可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