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当下教育

【下水作文】政府清明禁火令弊大于利

2018-04-07  本文已影响39人  素以为绚兮2013
timg.jpg

清明祭扫时为故人燃烧冥币、点香烛,燃放爆竹等是绝大多数地方的风俗习惯。而现在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在清明节禁止点香烛、燃放鞭炮的禁令。在乡下的各个村头都有坚决做到“见烟就罚,见火就抓”!“敢放一挂鞭,拘留十五天”!“谁烧山,谁坐牢”!等类似的宣传标语。甚至,在每个村里都派了专人把守山头,监督百姓的祭扫行为。

我想说,县政府出台这个政策是好的,毕竟,清明前后是火灾的高发时期,而大多数墓地周围都是在树木浓密的树林里,在这样的地方点香、烧纸钱、放鞭炮确实是非常容易引发森林大火的。往年一到清明节,消防大队就必须高度戒备,常常是扑灭了这一处火灾,那一处又起来了,常常是顾此失彼,甚至是只能望火兴叹,因为那些有墓地的起火地点,消防车根本无法开进去,而消防员徒步进入火灾现场又极度危险,生命安全没有保障。如此只能任由火灾肆虐,大片的森林毁于一旦,让人痛心不已。森林被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大量的烟灰,弥漫了天空,接着烟灰的掉落下来也会给人们生活造成污染。可以说,清明节点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隐患很多。

可是,政府也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会出现火灾、环境污染就禁止点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清明节不点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人们如何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哀思呢?我以为政府如此强硬的出台禁止野外用火的禁令有欠考虑。这会引发群众不满,甚至有些群众的抵制,即使大多数的村民是会依照政府的要求去做,不点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可他们的内心还是不满这个禁令的,因为,这样,不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他们会觉得愧对先人。人们以为,人去世之后就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了。而清明节是一个活着的人与逝去的人一个重要的沟通的日子,而点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就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如同电影《寻梦环游记》中墨西哥的亡灵节,人们用花瓣,给亡灵铺路,让逝去的亲人回家与活着的亲人团聚。

而中国的清明节已经有了25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周代人们就有祭祀祖先的习俗了。宋朝诗人高菊卿曾于《清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那时候的人们就有清明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焚香祷祝,燃纸钱金锭,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其实人们在清明节点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孩子的仪式,仪式感是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让人们对此怀有敬畏心理。人们点燃香烛,给先人照亮回家的路,孩子们在这种仪式中感受到我们从而何来,又将去向何方,在庄严肃穆的祭拜仪式中感受自己的存在,让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暂时的安宁。感受自己与祖辈的联系,与祖辈对话。表达我们对祖辈的感恩之心。我以为点香烛、烧纸钱是祭祖仪式的一部分有助于增添神圣的仪式感。现在的孩子,受到现在文明的熏陶,越来越缺乏敬畏之心,而清明节的祭祀活动是让孩子产生敬畏之心的最好的活动之一。如果政府强令禁止点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人们的祭祀活动只是给祖坟除除草,在墓前鞠几个躬,祭祀活动草草了事,又如何能教育我们的后代敬畏先人、感恩先人呢?

综上所述,我以为清明节的祭祀活动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其实是利大于弊的,政府大可不必如此强令禁止,因噎废食。怕引发火灾,怕环境污染,可以采取其它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如制定相关严厉的法律、对村民加强教育,教育村民有小心用火,祭扫仪式完成,要确保火苗熄灭才能离开。烧纸钱、放鞭炮要在墓前没有杂草,没有树木的空旷的场地进行等。这样做既可以让百姓在清明节尽情表达对先人的敬畏缅怀教育自己的后代,不会觉得自己愧对祖先,让自己活得安心。

萨特说,存在即合理,何况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清明祭扫习俗,让百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文明祭扫,既能让百姓沐浴在先人的恩泽中感恩先人,又能让我们的政府得到百姓的拥护,政府何乐而不为呢?
2018/4/7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