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精神独立
①喜欢听赞扬,害怕别人批评,说明我们不够自信,不会肯定自己,而需要借助外界的肯定来强化信心。
如果欢迎批评,听到批评很开心,说明内心真正强大富足了。
②学习精神独立,甚至书籍都要放下,完全依靠自己去探索真理。越依靠自己,精神越富有,内心越坚强,智慧越圆满。
圣人是完全独立的人,他们不会依赖经典。他们没有读到经典,却创造了经典。我们写不出经典,甚至连好文章都写不出,就是因为可以依赖的东西太多了。经典成为一望无际的海洋,许多人永远都游不出去。
③孔子没有见过《论语》,《论语》是孔子去世后才出现的。
老子不需要《道德经》,《道德经》是给世人写的。
释迦摩尼也没有见过佛经。
没有读过经典的人无意中写出了经典,而我们读了许多经典却无法真正理解。
圣人不需要经典,经典是给希望成为圣人的凡夫看的。
对于圣人来说语言文字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凡夫需要依赖这些。
凡夫需要思想和智慧,而圣人不需要这些。
真正的智慧不在语言文字中,正因为我们放不下语言文字,所以我们和智慧相隔十万八千里。
古人早就说“语言文字是圣人的糟粕”,可是我们凡夫把糟粕当做宝贝。
圣人没有意思,孔子老子释迦摩尼都没有意思,我们读出的经典的意思都是我们自己的意思,不是圣人的意思。
④一篇文章应该包含别人能够理解的部分,还要包含别人不能理解的部分。要有与大众认识一致的部分,更要有超越大众认识的部分。
基础部分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同,让读者接纳你。
高于普通人认识的部分使你的文字有新鲜感,新奇才能产生吸引力。
如果别人完全读不懂,你的文章没有价值。如果别人完全懂,你的文章更没有价值。
介于懂与不懂之间,把握两者的平衡和分量,使读者既不费力,又能获得新鲜思想。
读书的目的就是知道前人已经发现了什么,以及前人还没有发现什么。
我们的文章要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观念,不要重复别人已经知道的事情。再好的语言,思想,如果人人都知道,就会变成毫无价值的普通常识。
许多人引用人人都读过的书,写人人都理解的观点,却不知道读者需要什么,不知道如何吸引读者。
不了解读者,就是不了解自己,我们的文章是没有价值的。
真正理解了前人的思想,我们就可以创造新思想,因为思想的本质就是创造和创新。没有创新的思想是教条和僵化,是没有意义的。
原封不动地引用,没有丝毫发挥引申,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怕说错了别人笑话。
读书不够,自己的创新可能是别人已经发现的思想,那么这种创新也没有价值,是浪费时间。所以阅读也是很重要的。
但是读书太多,就会陷入思想的海洋出不来。自己能够想到的别人都说了,就会感觉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读书可以给人自信,也可能让自己没有自信。有可能越读越明白,也有可能永远走不出文字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