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做点什么好呢,先逛逛吧
不做日更挑战是对的,否则太消耗精力。最近几天,主要出门瞎转、了解周边。
去了留园。第一次,才知道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各种园林都是当年的大户人家遗产,不管人家在世时如何风光、最终园林留给了大众。明朝以来,苏州的园林确实是寄托了太多文人的理想。所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雅趣,都在一园之中浮现,实在是可以品读一生的事儿。就象留园那些银杏,见证了多少时光流逝?据说日本人曾将其当作马厩,想来真是暴殄天物。
留园的西头有闺房,房在二楼,单门出入,墙都很高,而且墙外有院、院沿还有高墙,确实很封闭。那时候要私下约会还真是很难,女生们出门也难,所以各种古代戏曲中私订终身啥的,对男女主角来说确实是件很刺激的事啊,难怪可以作为一个题材。又想起西厢记,西厢是因为闺房通常在西边吗?
看了留园的一点历史,又去了西园看著名的野猫。那些猫各自游荡,人来不惊,活得孤独而骄傲。真羡慕它们啊,不用上班。
去了拙政园,发现人很多,放弃,改天吧。路过民俗博物馆,进去看了看。应该就是几进的南北两户人家打通的模样,北面是民国洋楼,南面是清朝木楼。近年看得多了,越看越觉得,每座楼后的人生真是难以言说,都足以写一本书来。
拙政园的外墙,王世贞的诗句和文征明手植紫藤同框,前后两代吴门文人的领袖啊。想起那天带八十岁的母亲去拙政园,顺便在紫藤墙下留影。那时天气好,看到花枝招展的美女们一个个排队照像,我让母亲远离墙体,这样年轻的美女们成了背景。八十岁的老太太,和一位故作姿态的美女同框,前后错落,倒也另有一番滋味。
那天母亲在拙政园门口,还碰到一个老头搭讪。老头儿说话很快,听了几句就明白,他是来显摆的。他把手表带解开让我们看,告诉我们他是卫星制造厂的,问我们知道钱学森么,他说他是那边退休的。我问他哪里人,他说湖州的。他很有兴趣问母亲年龄,听说八十,他得意地说:我八十八啦。然后他就蹦蹦跳跳走了——没错,他就是蹦蹦跳跳走的,不是老老实实走的。
随后去了平江路,路边坐了半天才走。现在古装美女越来越多了,风景确实很好,只是分不清小姐夫人还是什么美女,也有母女俩打扮得象是姐妹俩的,更分不清唐宋元明清。只知道多数都是宫廷或大户人家,应该没有仆役丫环。倒是碰到了个黑衣“刺客”,也是女的,看起来低调很多。
今天去了北寺塔。不收门票的地方。孙权为老太太修造,而盘门那边的塔则是为奶妈修造。老太太们都喜欢念经?还是都喜欢登高?出了北寺塔,边上去了丝绸博物馆,值得一看。苏州的馆修的也很用心,走马观花有点浪费,值得慢慢看,花个半天时间也没问题。
苏州真是到处有历史。
逛不完的苏州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