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

丢掉碎片化信息

2020-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文艺咖啡豆

在这个科技发达,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发现获取信息太容易了。每天一打开手机,信息就会铺天盖地飞来,让人措手不及。

以前我很享受于这种便利,刷刷手机就能看到各种新闻和信息。和短视频相比,我比较喜欢看文字信息,所以关注了很多公众号,主要是相关行业信息,职场和管理之类的,目的主要是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

开始的时候我确实很喜欢看各种文章,每天都会关注一下更新状态,不厌其烦地把各个公众号上更新的文章看个遍。当然因为平时比较忙,一般都是利用碎片时间,比如等人,等车,坐车,还有中午休息时间。

持续了一两年后,我也记不清看了多少文章了,更不记得很多文章到底讲了什么,唯一记得的是当时读文章时的心情。有时候激动万分,比如看一些励志鸡汤之类的文章。有时候茫然失落,比如看到一些贩卖焦虑的文章。有时候感同身受,比如看到一些个人生活或者情感经历的。也有时候豁然开朗,比如看到一些思维哲理性的文章。也可能还有其他的。

仔细想想,我认为我在看这些文章的时候是认真投入的,但我并没有觉得我在这些信息里收获了什么,收获的真的只是当时的心情,之后便烟消云散了。其实看多了,我慢慢的发现很多文章都大同小异,让人有些视觉和思想疲劳。很多真的就只是自媒体,目的只是为了流量而已,除了标题醒目,内容索然无味。

现在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对这些碎片化的被动接受的信息已经提不起兴趣。我发现经典就是经典,怎么看都不会腻,比如一些文学作品,文学评论,我真的可以从中发现人性的特点,明白生活的哲理。而且这种印象一旦进入我的大脑,总是会找到它的一席之地,让我印象深刻。

如果真的要学习一些专业知识,我也发现碎片化信息没有很大的用处,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识在脑海里根本就是分散的。由于没有知识体系,也很难有效利用。所以我觉得要学习专业知识,还是要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太过依赖碎片化信息只能是浪费时间。

认识到这些,我取消了一些微信号关注,只保留了少数几个,或者即使不取消关注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留意每天的更新。快餐文化盛行,我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觉得那才是艺术。

多读经典的书,深入思考。系统学习,更新知识体系。丢掉碎片化信息,可能会让思想更井井有条,生活也更简单,而收获也会更大。这是我自己的觉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