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被你越催越磨蹭?
365日更NO.61
催促!
在地铁口看到一位妈妈不停地数落孩子:
“我催了你多少遍?从7点开始叫你起床,你看看现在几点了?8点了!”
“又要迟到了,说了你不听,好吧,看老师怎么罚你!”
孩子低头抽泣……
“快点、马上、立刻、来不来了……”我们都很熟悉,一天不知道说几次。催促能真正地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吗?往往是:越催孩子越磨蹭。
这是为什么呢?
催促=暗示孩子:你可以再磨蹭一会儿
很多妈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催促孩子时,只有当你真的濒临发火或是已经发火时,孩子才会行动。
因为,习惯于被催促的孩子,心里都会有这样一个三步曲:
第一遍促催时,大多数孩子是不会在乎的,因为他们知道妈妈只是在打个预防针,反正还会再催的。
第二遍催促时,孩子预感到妈妈可能会发火,于是抓紧最后的时间再玩一会儿;
第三遍催促时,孩子知道妈妈真的要发火了,再不行动可能会被惩罚,于是才会开始行动。
催促孩子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在我没发火之前,你还有时间再磨蹭一会儿。
经常被催促的孩子,易习惯于依赖。催促的另一层含义其实是:妈妈一定会在我身边盯着我。
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吃饭时,你不看着孩子,他就不吃;写作业时,你不在身边,孩子就不做。
所有事情,你不在身边唠叨着,孩子就没有行动的动力。
有些妈妈催孩子催不动,干脆直接动手帮忙,那孩子内心就更有依靠了:反正上学不会晚、反正妈妈会帮我收拾。
孩子的磨蹭往往就是被这样催出来了。
当孩子磨蹭时,先不要急着催他,你可以试着这样做:
先……再………
告诉孩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当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时,你可以告诉孩子:“先吃饭,再玩玩具。”
因为此时,孩子的兴趣点不在吃饭上,越是禁止,孩子越是想玩。
这个方法适用于孩子的很多拖延行为。比如,告诉孩子:先洗澡,再讲故事;先写作业,再玩。
这个引导的过程,既尊重了孩子的想法,又可以教孩子学会规划时间。
一次只下达一个指令
对于低龄的孩子,一次不要让孩子做太多的事。比如,孩子在睡觉前,不要一开始就告诉孩子:“准备洗脸刷牙睡觉了。”
而应先对孩子说:“现在,我们来洗脸吧。”等孩子做完以后再对孩子说:“现在,我们来刷牙吧。”
再比如,出门前不要说:“把衣服穿好,准备出门了。”而是要一步一步告诉孩子:“先把外套穿上”,我们来换鞋子吧”。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太磨蹭,而是我们太着急。孩子的动作和步骤,又怎么能跟得上成人呢?
5分钟怎么这么短?
另外孩子不具有时间观念,也是导致磨蹭的一大原因。认识钟表不等于孩子就有时间。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有多长有时候他们说休息十分钟,结果二十分钟过去了,他们压根不知道。
所以要让孩子有时间观念,除了教他们认识时间,还要让孩子体会5分钟、10分钟、半小时、一小时有多长,对应的时间TA大约能做些什么事。
我们接纳孩子慢,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感受时间、感受规律,孩子才会真正的成长。
允许孩子慢慢长大,是我们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