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幸福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博士就给了一个公式,这个公式是:幸福的持久度=生理因素+生活环境+积极的心理暗示
日本经济大学特任教授侯腾讯夫也写了一篇文章,他介绍了盖洛普咨询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了50多年时间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决定人类幸福的要素有5个:
一、对工作充满热情
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经济稳定
四、身心健康
五、为社区做贡献
要想收获幸福,门槛其实挺高的,都是建立在一切都好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如不管大家如何研究幸福,终究还是倾向于认为,幸福是那些把生活过得特别好的人才能够拥有的,可遗憾的是,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人可以拥有,就如同盖洛普公司所调查的人群当中,那些已经具备很多幸福条件的人这样的状态,因为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生活面面俱到,处处满意,那岂不是一般的人很难达到幸福的状态吗?
幸福通常还跟另外一个词靠的很近,那就是快乐,快乐这个东西,就是很快就过去的乐子,这都是在寻求短暂的乐子,当一分钟两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些短暂的乐子过去了,留给人们的可能是更大的空虚感和落寞感,所以怎么办,只好再寻求更刺激的更搞笑的东西,网瘾、赌博呀,吸毒呀,那么到底如何能够让人们获得真实而丰盛的幸福,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通常我们会觉得要达到某个标准才能拥有幸福,但是我先找回幸福,再幸福的去慢慢的达成自己的目标,这个分别很重要,他看上去很很相似,但是这两者真的很不一样啊,不然即使有一天你的目标达成了,却损失了很长一段的幸福,值得吗?或者到最后没有达成理想的目标,那岂不是该崩溃了,先让我们幸福起来,无论结局如何,一个幸福的人能够提供的创造力,投入力,抗压力,都可以更加的有弹性和更持久。
那么如何使用自身的生命力来创造幸福呢?其实是需要在每一天进行有意识的操练的幸福,绝对不应该是一个偶然或是全靠幸运得来的随机物,偶然得来是有这个可能,但也无法持久,所以我必须要鼓励渴望幸福的朋友们进行每日的幸福操练,其实是一个特别平凡特别常见的操练,这个操练是一切幸福感的基础,没有这一步,一个人就算得到全世界也不会幸福,这个操练就是感恩,说起感恩,很多人觉得这是喊口号,但是为了让这个词有血有肉。
我清晰记得2008年5月12日中午的那个场景,我刚刚从宿舍楼走出来,在去往教师的路上,看到路旁花池里的水面,在不停的晃动,这和往常平静的水面很不一样,一时之间,我竟然分辨不出究竟发生了什么,直到几分钟后,我看到很多同学开始从教学楼里、宿舍楼里、图书馆里跑出来,慢慢的才回过神来,原来是地震了。
可是我不知道的是,远在1200公里外的德阳市一位舞蹈老师却被这场地震毁了一切,她叫廖智,5月12日午饭后,廖智和婆婆在家逗孩子玩,突然,地震来袭,她眼睁睁看着自家一半的空间垮掉,几秒钟后她和婆婆、女儿一起随垮塌的房屋掉了下去……在那场灾难中,她失去了深爱的女儿和婆婆,还有她的两条腿。
从这场灾难当中她得到了一个基础,那就是生命,然后被赋予自由,在这个基础上去耕种属于自己的幸福。幸福不是仅仅只像一个人外面看起来的样子,整天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就是幸福,有很多人每天笑着,可是可能回到家,他只想崩溃大哭一场,哭也不一定代表就一定是不幸福,幸福是属于很个人的,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感受,生活中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笑容、眼泪,但不妨碍一个人拥有幸福。
这就是一个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双腿还依然要讲幸福传递下去的人的人生观,她没有发明一套新的东西来教任何人,日光之下并无心事,他只是很感恩的被死亡提醒过,然后带着这个使命活着去鼓励和提醒,每一个不需要经历死亡就可以抓住真实幸福的人,我们不要未来的幸福,我们也不要达标才幸福,没有一个标准可以限制我们对幸福的感知和自由,我们要现在就幸福,一天比一天更多的感受到生命当中值得感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