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聊,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前几天地生中考,成绩查完,老公焦虑还没结束,中考分数线出来了。对比去年,分数上涨了三十多分。焦虑值立马就升上去了。
关于孩子教育的冲突问题,落在了是否让孩子玩手机,或者如何管理孩子玩手机这个问题上。
有朋友说,不能让孩子玩手机,玩得心都“野”了。也有朋友说,孩子压力很大,可以玩手机,作为压力宣泄渠道使用。还有朋友说,某教育专家建议用学习时间兑换玩手机的时间。
这些建议对不对呢?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都对。
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手机?因为玩手机的愉悦感,对抗学习时候的惰性,和畏难情绪。在游戏里获得逃避,和多巴胺。
但是玩游戏时间长,养成用玩手机对抗学习焦虑、困难的行为习惯,自然心就“野”了。
但是,不玩手机心就能在学习上锁定了吗?不一定。
那用手机作为宣泄压力渠道呢?这个更贴近理想状态。如何判断孩子的学习压力值是需要用手机游戏解决呢?解决学习压力的方法是不是只有玩手机游戏这一个渠道呢?如何判定玩游戏就可以解决压力呢?
那用学习时间来兑换游戏时间呢?这个方法更像用孩子喜欢的事物给学习,或者成绩标出价格。既然是兑换,如何评价学习时间的质量?这个学习时间谁说了算?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兑换比例呢?如何界定?时间短了,孩子不满意,时间长了,又回到第一或者第二个问题。
说到这里,我联想到一个词——“乌卡时代”。意思是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不确定性,变动性和模糊性多重叠,所以往往很多事情没有最佳的解决方案或者没有最佳的参照方法。
孩子是作为不断成长变化的生命体。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他们还可以学习在当下的情况,如何做选择,或者说做“正确”的决定。
我希望作为家长的我们,把话语权交给孩子,就如同把食材,和可参考的制作步骤给到孩子。把如何去做,把握做的过程火候,以及最终味道结果,交予孩子手上。
玩,或者不玩,我更看重孩子做这个决定背后,他如何思考。以及在执行孩子的决策过程中,不断对标,发现问题,并调整解决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