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书评
一、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复旦大学研究家庭社会学副教授沈奕菲写的一本有关爱情的书籍,通过该书,作者根据爱情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所呈现的差异和冲突,为我们介绍了诸多理论和方法。
作者首先通过分析我们如今与过去爱情的新旧脚本差异,给我们划分了在新脚本下的四种爱情模式:享乐型,互惠型,消耗捆绑型,成长治愈型。作者接着介绍了爱情的意义、消除爱情中存在Mr.Right的迷思问题等。而当人们进入爱情时,双方两人的差异也显现了出来,作者详细为我们介绍了价值判断,以及减少价值判断的方法,并且通过差异来促进爱情的成长。当双方进行联结时,两人也可以通过权利、责任、利益的统一来进行区分你、我、我们的事情。
对于长期的爱情,作者介绍了加法关系,处女情结,底线和琐事的二八原则,代际关系,以及两性之外的亲密关系,以及长期关系中的危机:日久生倦、家暴、出轨、恐婚问题。最后,作者告诫我们,爱情是勇敢者的游戏,它不是目标而是结果,爱情让自我成长起来,让人拥有幸福的能力,以此与世界进行联结。
二、我的感触
1. 性别的差异
大家普遍认为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没有想象中的多。比较有争议的是男女的脑部是否存在差异。媒体上充斥着各种两性脑部差异的文章。但是,认知神经学家吉娜·里彭在《大脑的性别》一书中指出,在大脑神经领域,性别差异性研究历来充斥着科学无知、错误解读、发表偏倚、统计功效差、控制不恰当和其他更严重的问题,研究结论大都站不住脚。不是因为大脑有差异才产生性别化的文化,而是“一个性别化的世界会孕育出性别化的大脑”。这一观点与安吉拉·萨伊尼、科迪莉亚·法恩和莉丝·埃利奥特等的观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很多科学家认为两性的大脑几乎不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的脑部差异和天生的性别无关,而是与后天两性的分工有关。我们能看到的是,如果女性更多地重复家务类的工作,那么她脑中负责家务活动的部分会更活跃一点。而男性如果从事另外的工作,他脑中负责该工作的部分就更活跃一点。但如果两个小孩公平地成长,从事同样的事情,男女的脑部是没有差异的。
2. 亲密关系是认识自己、构建自己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催婚,但爱情是没有办法通过催促而产生的。因为爱情是你在对一个人产生好奇以后,自然而然发生的结果,它不是可以设计的一件事。
为什么今天“脱单”这么难?为什么我们老遇到不合适的人?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搞错了因果关系,我们总觉得找到一个符合我们爱情模式的人,爱情就开始了。实际上,只有跳出爱情模式,才能遇到一个独特的个体,让我们产生好奇心,让我们忍不住靠近,最终彼此吸引。
好的爱情一定能丰富我们的生命旅程。
为什么说爱情是自我成长的途径?就是因为爱情给了你一个机会,走出原生家庭的脚本。只有跟真实的人碰撞,你才知道边界在哪里,知道什么样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实践爱的过程中,你的认知就有机会得到真正的改变。
在人的心里,有某些特别敏感、一触即发、人际杀伤力特别强的超级“情绪按钮”,心理学家鲁伯特称之为“核心情结”。这些核心情结是在你成长的环境中不断累积和建立起来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原生家庭。当我们和一般朋友交往的时候,往往不会触及这些深层的核心情结,但是它往往容易在亲密关系中被引爆。
伴侣一个无意识的举动、一句无心的言语,都足以使我们回到过去的情绪状态中。比如一个一直被父母打压、被优秀的姐姐比下去的男性,当他的妻子比他能干的时候,他内心深处“被比下去”的核心情结就会被触发;而当妻子在某些方面显得比较无能时,又会引发他人格中“害怕无能”的核心情结,也会使他突然间生气愤怒。这两个核心情结本质上都是由原生家庭的打压教育所形成的情绪按钮。
亲密关系专家黄维仁博士详细地阐述过核心情结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亲密关系难度最大的地方,就是两个人的核心情结共同作用于伴侣关系中,我的核心情结往往碰触了你的核心情结,激起彼此内心深处的痛。我们都想改变伴侣,希望过去的痛苦不再发生。同时,也期望伴侣变成我们幻想中十全十美的配偶,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但我们的配偶不可能做到这一切,他/她会再度令我们失望。此时此刻,新仇旧恨交织,就制造出新的或更强烈的心理按钮。有些伴侣把婚姻变成冲突的战场,有些伴侣则在冲突中痛苦分手,最终抱怨自己没有选对人。
相对的,亲密关系最大的益处,是我们有了很多宝贵的机会去发掘、认识这些潜藏在心底的核心情结,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与伴侣,从潜意识的主宰状态中解脱出来,用更为健康的行为模式来重塑我们的爱情和婚姻,而伴侣给我们的爱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力量。
爱情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通过跟别人发生碰撞,看到原生家庭所赋予的社会化如何压抑了自己,看到过去规范的不适用,从而给了我们勇气和机会来重新发展自我,重新找到和他人联结的方式。爱情本身没有好坏,不是说走向婚姻的爱情就是成功的,走向分手的爱情就是失败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抓住爱情这个机会让自己成长。如果每一次恋爱你都只会抱怨,拿原生家庭做借口,那谈任何一场恋爱都是浪费,因为你只是在不断重复困境。但如果你能抓住机会,认真了解哪些是你无法忍受的,哪些是值得你珍惜的,那这就是一份有价值的爱情。
我们谈走出原生家庭,其实是在强调,爱情里所有的关系首先是你和自己的关系,爱情给了我们一个看见自己的契机。
如果你遇到一个人,一见他就忍不住笑,和他在一起满心欢喜,那就好好地和他在一起吧。无论年龄、性别、背景多么不符合常人的眼光,无论旧的社会化认为他有多不合适。只要你的内心告诉你,对方是让你更舒服的那个人就可以了。剩下的问题,可以两个人一起解决!
当我们走出零和游戏时,我们就可以去讨论更高阶的爱情,打开大家对爱情的想象,突破你、我、我们这样简单的线性关系,在更大的层面想象我们一起做出的蛋糕最后会是什么样的。它可能很抽象,没有标准,但恰恰是让恋人们最为心动的地方。我跟你在一起能看到的美景,很多时候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美好。因此我们才会愿意让渡自己的权利,并为之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有的妥协和争取,不只是为了一方好,而且是为了共同的幸福,是一种全新的推动社会向善的模式。这种幸福在爱情的早期是不为我们所认知的,甚至是没办法想象的,但是没关系,从互惠型、享乐型进入爱情,到达最后的成长治愈型,就是逐渐进入理想的、美丽的、幸福的爱情的过程。
3. 爱情从交朋友开始,交朋友的前提是需要互相尊重。
除了一见钟情,其他三种进入爱情的途径其实都是从学会交朋友开始的,所以不要一开始就用爱情模式的框架局限了发展的可能性,要看到那个具体的人,也让别人看到具体的你。希望大家能先放下附着在伴侣身上的要求,比如要求他必须收入如何、身高如何等,而是用更开放的心态接受更为多元的亲密关系的开始,这样才能回到感情的本质:人与人的吸引。
4. 处理差异的第一步需要反思问题背后的价值判断。
在亲密关系里一样,导致两性出现冲突和伤害的,不是差异本身,而是差异背后的价值判断。
很多年轻情侣吵架,起初只是因为在某件具体的小事上观点不同而已,可吵着吵着就变了。“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在你心中难道我就这么糟糕吗?”“你的态度这么差,你已经不爱我了。”一旦我们对冲突做了价值判断,认为你不够爱我,你不够重视我,你不够男人……这种吵架最后一定会伤感情,而且还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处理这些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暂且放下价值判断,就事论事,回到具体的事实上。
我们很难消灭差异,但是反思差异背后的价值观会有效地帮助我们减少冲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身边的人。
所以,人在调整情绪和行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改变认知,而改变认知的第一步就是反思问题背后的价值判断,也就是预设。
在亲密关系中,如果双方预设中的价值判断不一样,就会出现一方觉得问题很严重,另一方完全没意识到有问题。
有文学理论里的观点,社会精神分析影子。
5. 通过巴克斯特的摆荡模型平衡三者关系:抱紧我,放下我,别管我
巴克斯特的摆荡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在爱情中,我们是紧密相连的,但如果我们可以在时间、空间、人生、语言、行为上做一些切割,有时捆绑在一起,有时分开,就能一方面保持自我独立性,另一方面又能在亲密关系里享受“抱紧我”的状态。只要平衡好节奏,找到大家都喜欢的方式,关系就能更长久。
6. 通过权利、责任、利益统一来区分我、你、我们。
当我们在亲密关系里遇到各种冲突的时候,先要区分这是你的事、我的事,还是我们的事。首先是“我们的事”,和你、我都紧密相关;其次是你的事或我的事,主要和其中一方紧密相关;最后是我需要你帮助的事,虽然这是个体的事,但是有你帮助,我会处理得更好。区分好这三类,我们就能把爱情冲突背后的问题梳理得更清楚,把“你”“我”和“我们”三者平衡得更好。
首先,在处理“我们”的事时,你可以采用协商原则。
其次,在处理“你”或“我”这些涉及个体事情的时候,可以采用尊重原则。
最后一种情况比较麻烦,就是在某个时间段,我的事会跟我们的事产生联系。比如,我近期的工作非常忙碌,原本由我承担的家庭义务和责任可能就做不到了。那是不是你能来帮助我?对方说:“好的,我来帮助你。”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感谢原则。
这让我想到了我姐姐当时处对象,我和妈妈因为不喜欢觉得她男朋友配不上她,然后我们无意识中pua她了,然后她哭了,至今我都不能忘怀。我的家庭因为没有很好的区分这种关系,导致太过亲密,然后当有冲突时,我们又不能很好来处理,我想我首先需要建立自我吧,将自我先形塑好,此时也就有了边界感。
7. 处理亲密关系中的金钱问题
比AA制要好一些的方法是“日常AA,年底共同账户”。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种消费,不可能每笔钱都要向对方请示,所以日常就AA。到了年底,我们又把所有的钱汇总,把这一年来双方各自挣的钱,除去日常花费,剩下的就存在共同账户里,等遇到一些“我们”的事,比如养育孩子、购置房产等,就从这个共同账户里取钱,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一些金钱冲突,“我们”也能通过经济关系联结得更为紧密。
8. 行为也是一种沟通方式。
现在流行各种各样的沟通术,好像跟一个人谈得来就能相爱,遇到问题就要用谈话来解决。易洛斯认为,这种迷信在现代社会特别普遍。我们认为语言沟通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实则不然。对一部分人,尤其对女性来讲,语言沟通很重要。但对另一部分不擅长语言沟通的人来说,他们经常会手足无措。在我们的文化里,阳刚的男性通常是沉默寡言的,他们不太擅长语言沟通,更多的时候会选择非语言沟通。有些男性犯错误,你叫他说“我错了”,这实在是太难了,很多男性永远不会说“我错了”,可事后却会通过行动努力去弥补,这就是他沟通的方式。
行为是另一种沟通方式。很多时候,看看对方做了什么,也是很重要的。经常对爱人的行动给予及时的肯定,非常有助于关系的进步。此外,身体语言也是非常重要、非常亲密的语言。
9. 通过冲突我们进行灵魂的碰撞。
温霍尔德提出过“神圣空间”的概念,更浪漫的说法是“触及灵魂的空间”,也就是说,冲突使人脆弱的一面显露出来,要解决冲突,爱人会去提供情感支持,就像抚摩对方的灵魂。
所以你看,只要我们正视冲突,各自的那道防御他人的围墙便开始倒塌,我们才能经由冲突走向真正的合伙关系。共同经历的冲突越多,关系就会越亲密。所以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改变冲突完全是负面的认知,明白处理冲突是经营长期关系非常重要的阶段性任务。
请记得:拥抱是身体和身体的接触,而冲突是灵魂和灵魂的触碰。
当然,并非所有的冲突都具有正面价值,我们需要区分一下亲密关系中冲突的三种类型。
每一次冲突或爱情的失败都是我们成长付出的代价,这也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帮助我们改变对爱情的看法,也改变对自我和他人的看法。所以,分手并不是失败,而是给了我们复盘和重新出发的机会,它是有价值的。每一份爱情都有它的价值,即使它最后的结局是分手。
人类就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和强大起来,并且找到自己的幸福的。我们首先要有幸福的能力,才能拥有幸福的爱情。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练习、循环往复的螺旋形发展历程。
10. 让自己变优秀,也是在给与对方。
首先,当你变得更优秀时,你遇到优秀伴侣的概率会更高。你学历越高,遇到同样学历的人的机会越多;你事业越好,你遇到成功人士的机会越多;你越有艺术鉴赏力,你遇到艺术家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你的自我成长,不论对生活还是工作都是有益的。
其次,你变得更优秀后,你所给予另一半的肯定价值就会更高。很多爱情策略告诉女性,男性是需要崇拜的。可是你想想看,如果你在对方眼里不怎么有价值,你夸他厉害,这个表扬的价值就很有限。被厉害的人夸奖和赏识往往能带来更大的成就感。所以,当我们自己变得越优秀时,我们的话语权是增多的,我们的肯定是有价值的;当你放弃优秀的时候,你的这些肯定、表扬跟妥协都会慢慢失去分量。
最后,变得优秀对你自己来说也有非常多的好处。你有更强的安全感,跟自己的关系会更好,跟男性交往时,相对来讲,底气也会更足一些。你越有智慧,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也越强。
三、本书特色
1. 内容丰富且逻辑连贯。
2. 每章点出问题后,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3. 里面作者引用的书质量也很高。
四、我的看法
内容很对我味,用了几天就把这本书看完了,也我给我打开了一个新方向——家庭社会学。
作者多次提到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上一本书看的就是这本,一直拖延看第二遍然后写书评,否则再看这本书感触更深,收获更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