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用力打拼,后半生则想尽办法不让自己生气!

2023-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陌上萍子

孔子曾经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意思是三十岁打拼自己的事业,四十岁时经历了许多事,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历练,才能够正确地看待问题。

如今我也已经四十多岁,步入一个中年妇女行列。房子,车子等该有的都有了,事业也进入一个守业期,老公也很顾家,没在外面整那些花花草草的,孩子也长大了,即将步入大学。按说一切都好起来了,家庭经济和孩子,以及老公都比较顺,在外人看起来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可实际上的情况是比那些年来说,生气时候变多了,而且很不容易疗愈,周期相当长,伤害性极大,一次比一次程度在加重,感觉每一次都好像要挺不过去了似的,那种心灰意冷,一次次地都在摧残意志和精神。

相比于最辛苦的那几年,现在想起来还挺怀念的,至少那时候快乐的时候多些,而现在的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比比皆是!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苦,不是这个,就是那个,没有出现别人出现的,就会出现别的相对应问题,反正哪一个都跑不掉。

全力打拼很辛苦,累和苦都是不可言说的,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感受最强烈。养育孩子,创业,上班和接孩子都是一路小跑着,瞌睡永远睡不够,活也永远干不完,特别是快过年的时候,简直就是不眠之夜,连夜加班,就图的是在年前干完,早早交工,过年时能清净点,没人催,没人赶,安安心心的过个好年。年初几,开门做生意,吃着年味很重的零食,边吃着边悠闲地赶活。孩子老公都在老家,一个人过着自个的日子,一个人吃了全家饱。遇到加急的,心急火燎的赶,简直就忘了还在过年中。

年过完了,一切又步入正轨,辛苦和忙碌,构成了一年的主题。孩子管的少,周末报兴趣班,两个假期都送回老家,自己可以一心只顾生意,忙了忙一阵,闲了闲一阵,忙得时候全力以赴,闲的时候游山玩水。那些年每年暑假,都会去一个地方,一家人,远涉重重千山迢迢万水,虽然累点,确实也乐在其中。

有照片为证。翻看着那些年的照片,仿佛已是很久远的年代,是许久之前的自己,甚至还在母亲的肚子里,无知无畏,无忧无虑。然而岁月已远走,不可追,幸而还留下珍贵的照片作为回忆。

那时候虽然没有很多的钱,日子过得很拮据。为了房子,节衣缩食,为了车子,省着每一分钱,却不惜自己的力气,不辞辛劳。为了省下几个钱,常常徒步走很远的路,回家后很累了,但还是继续做家务,安排好一切事务。不知道那时候自己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搁在现在,怕早已吃不了那些苦头。

那时候年轻,有的是力气,有的是精力,只要能干的,怎么着都能干好。现在呢,也有力气,有精力,虽然记忆力不太好了,但好像影响不太大,可就是不肯干,不愿干,然后是否定自己干不了,而实际上就是缺少了那些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心境在不着痕迹地改变着,却不自知,放任自流,早早地颓废自己过上了“闲庭看花开花落”的安逸日子。

孩子大了,青春期对着干,一语不合,剑拔弩张,恶语相对,气得自己躺在床上好几天,不思饮食,泪流满面,只恨自己没有排解的方式,希望就此永远地睡过去,不要醒来。

可是太阳每天还是照常升起,它不理会人间疾苦,只是按部就班地热辣着。所以我的生活还得继续,气过了,泪流过了,就像淌过汗水的肉体,洗过澡又是洁净的一个人。

若说难熬的累和苦,相比于这种精神摧残,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一般,毛毛雨而已!

日子过太久了,夫妻间对方的缺点越来越多,越来越不能忍受,没有尊重,没有仪式感,没有新鲜感,没有久违的那种甜蜜感,只有随意,只有理性,只有没时间,只有“都几岁了,还需要别人来哄你,要脸不”的嗔怪!要的好像不多,但就是不能满足。

没有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就已经高出很多人一筹,得到很多人的艳羡眼光,可是却发现越来越高兴不起来,日子越来越难过,特别是高考的那些天,各种焦虑如影随形,像贴身的衣物,一刻都卸不掉,只好累赘地穿上,桎梏身体。

人生永远都没有轻松的时刻,但是只要不生气,就可称谓是完美了!可实际呢,做到不生气又谈何容易,简直比登天还难!过五关斩六将,降妖除魔,用尽浑身解数,最后却发现,生活中的幺蛾子远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灭了就没有了,它是层出不穷的“螽斯语”,永远都是一片“轰轰兮”!

前半生用力打拼,后半生想尽办法不让自己生气,这是我某个睡不着的夜晚,得出的结论!想想这四十多年的岁月,可谓是酸甜苦辣咸都尝了个遍,生离死别也还在行进中。送走母亲,年迈的父亲一个人过活着,对母亲的思念,每每伴着汹涌的眼泪倾泻而出,对于父亲,则有更多的依恋。自己也是一个标准的母亲,亲身经历了一个母亲的心酸和辛苦,才懂得父母的不易。

做人就是这样的轮回,每种苦,每种感觉,你都逃不掉。必须要你在切肤中,真实地感受到那些痛苦,生活的苦和成长的苦,每每让人痛不欲生,深入骨髓,可最终我还活在阳光下。通透人生,首先就是得看通人生的苦,然后才能发现生活中快乐的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