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读书方法能“这样读书就够了”?
《这样读书就够了》买这本书是因为它的标题,觉得作者起的这个名字真是有些……狂妄自大,什么样的读书方法能“这样读书就够了”?一探究竟的想法让我买了这本书。但是,“喜欢买书,不喜欢读书”是我这样的人的一大特点,它邮寄到我手里时也就没了那种一探究竟的心情,也就逃脱不了被束之高阁的命运。
直到最近,我想学习一下别人都是怎么读书的,想知道——每年能读那么多书的人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吗?为什么他们能够记住书里的内容,而自己却不能?他们看书为什么能够那么快?为什么他们光靠看书就能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消除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为什么他们能做到像我想着的普通人却做不到的事情。
带着这么多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问题,我看了大概7-8本有关如何阅读的书籍,好像也有点知道了大神们都是怎么样学习看书,并且能够记住的了。《这样读书就够了》就是其中的一本,也是我今天想要说的,至于其他的书上教的方法,有机会慢慢说吧。
之所以想要写写这本书,是想更多的人知道作者所发明的这种独特的、特别适合成年人碎片化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加深一下自己的理解。
以前上学的时候总会看网上很多人说在“我也想多看看书多学习学习,提升一下自己,可是总加班,根本就没有时间”“工作就耗尽了我所有的精力,那还有多余的去学习”“能提升能力的书不是看不懂就是记不住,看了等于白看,还不如玩会手机来的快乐”“我就是单纯的看不下去,好不容易出了校门,以为不用看书了,可是想要提升还是要看书,唉。。。”以前我都会想当然地认为,时间不是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啊,都是为了不看书找的借口吧。直到自己也上班,才明白作为成年人的无奈。
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记不住、看不下去,其实应该是大多数人看书的烦恼,一开始没时间、没精力,久而久之看的书越来越少,最后也就没有了那种要看心情,人也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日子里变得对书籍越来越麻木,偶尔小挣扎一下,也抗争不过心里那懒惰小人了。
其实有些人不喜欢看书的原因还有一个,也是我自己身有的一个问题,不过我相信一定会有人和我一样(世界上不能只有我自己奇怪吧?)。就是开始看一本书一定学则要看完,不看完不会开始看下一本书,把弟子规里说的“此未终,彼勿起”贯彻得很彻底,也不管这本书写得好不好,甚至是有的时候明明觉得写得不好,但就像要完成任务一样,不想看也要坚持把它看完,甚至一字一句的看,如此这般的折磨自己,等痛苦的看完这本书,就感觉很累了,看其他书的兴致也磨没了,看书成为痛苦,时间一久就对看书失去了兴趣,因此放弃了看书学习。但又总觉得自己应该多看看书,矛盾的要死。
《这样读书就够了》,我之所以觉得想写一篇有关于它的小文章,是因为真的觉得作者提出来的方法,真真的能解决上述问题,也能够解决不爱看书的人想学习的问题。
作者赵周老师觉得成年人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多少本书,一本书全部记住(也不可能全部记住),即使背诵下来,也没有什么意义。看懂和记住,是我们上学时以知识为中心的看书学习的目的;而成年人看书学习应该是以自我为中心,将知识和自己的经验发生关联,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改变行为为目的,将知识用到生活和工作中。这也是我看的那几本有关阅读的书的好几个作者提出来的理论,可见成年人通过看书学习改变想法和行为才是最终目的。
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甚至不必写读书笔记、列大纲,甚至都不需要读完一本书。
那么对于成年人怎样实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呢?
赵周老师提出了一个概念:拆为己用
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件事、甚至是自己的一个经验,统统通过拆来进行学习,将书中知识拆为己用。
具体方法如下:3张便签学习法
第一张便签
用最简洁的、自己的语言将信息写下来
第二张便签
将第一张便签中的信息联系自己的实际,也就是相关经验
第三张便签
目标与行动,也就是进行目标与实际的应用步骤或方法
这是我根据《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里面提到的“ 一元化笔记法”,做的三张便签。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个学习便签。
但是自己制作便签时有些标准还是需要注意一下,
1、制作I便签时,一定要看明白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不能偷懒直接引用书中或文章中的原话,
2、制作A1便签时,因为会和自己过去的经验相关联,可能会有多次的经验,但是要注意不要写“总是”“很多”“不少”“经常”之类非常笼统的词汇,要讲出一个实际事件,不泛泛而谈,要明确,不能模模糊糊。
3、制作A2便签时,一定要确立目标,并且目标清晰而明确,能实现可衡量。
根据作者所说,关于一个问题如果能够做够50组这样的便签,就能拥有一个归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像魔方,拆开来看,最中心有一个中心点,把每一个点围绕它组合起来,就成为了一个立方体,一组便签就是磨坊上的一块,积累的块多了,就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看书学习,只截取对自己有用的那部分就好,不需要全部记住甚至全书通读。这样不会有心理负担,即使读不完也不会沮丧,培养了读书兴趣的同时也能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真是个不错的方法呢~
一本书、一篇文章,只要能够拆除哪怕一个知识,运用到生活或工作中,那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超出这本书在财务上的价值,而我们也可以说是在精神上拥有了这本书!
祝你在读书学习的路上拥有的更多精神上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