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经学

21世纪释经学导论

2018-05-25  本文已影响188人  卓仁爱

释经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神的事情。今天很多人把圣经研究当作人的事,以先入为主的观念,运用太多人本的思想去解读圣经,从而就忽略了神自己的意思,忘却了圣经最大作者不是人,而是神,结果就忽略了神在圣经中的地位。

本书就是一本在释经工作的拨乱反正!

21世纪释经学导论 21世纪释经学导论 21世纪释经学导论 21世纪释经学导论 21世纪释经学导论 21世纪释经学导论 21世纪释经学导论

释经(hermeneutics)的目的就是探索圣经作者原来的意思(meaning),让古代的圣经对当代的我们来说话,借此发挥对当下的影响。它包含三个内容:1圣经本身的意思;2圣经本身的意思对我的作用;3圣经对我的作用可以带给其他人什么帮助。而这三者不是水平和垂直的关系,而是一种呈现螺旋式的关怀(spiral relation),即一种循环的解释(hermeneutics circle) 。

要想了解圣经的原本的意思,就需要借助各个方面的工具:文法、语意和圣经背景。圣经背景包括时间(材料形成的时间和成书的时间)、文化(古代的习俗和惯例)、地理、语言(希伯来文、亚兰语、希腊文)。我们经常感慨为何我们了解圣经如此之难,但我们很少反思我们花在圣经背景上面的投入太少,无论是经历、时间还是经济都不足我们花在别的爱好上多。

释经者必须避免自己的前设理解(preunderstanding),一旦前设理解进来就会牺牲掉经文本身的意义。我们必须很小心看经文语言内在表现力(locutionary)、语言的外在表现力(illocutionary)和这些行动的背后作用(perlocutionary)是什么?当然我们无法完全明白这些内容。

释经学主要是在圣经文化和当下的教会建立一种平台,让古代的圣经,通过当代的解读,达到一种共融的境界,而不是为了让会友觉得今天的讲员有很高的释经技能。这就是从意义(meaning)到意蕴(significance)的转化。

从圣经的角度而言,圣经给我们两种纬度:圣经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我们必须承认圣经在语言上的差异:作者个性、背景上之差异和用词造句上的偏好。同时我们又看见圣经的先知性口吻和使徒性权柄之运用的上下一致性。因而有人则建议圣经的原文、圣经的编修和圣经的成为正典,以及后来对圣经的解释都是具有相同的圣灵工作。但奥斯邦认为,圣经的绝对性权威应归给最初的圣经。有关圣经的解读和运用,它们的权威是逐渐减少的。这样就得到一个结论,圣经的福音信息是一读即明的,圣经的内在诠释是需要训练的。

圣经诠释的最终目的不是神學注解,而是释经讲道。这个讲道必须注明圣经的原义,上下文的关系,其中核心目的,以及当下的运用!这四个步骤不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是整体而化一的。当然释经讲道需要有教义的部分,但教义必须建立整本圣经的原则上。

解释圣经的十步:1全书图解-2段落图示——核心概念(3文法、4语意、5句法)——6背景——7圣经——8历史——9系统——10讲道。

1-5运用归纳法,6-9运用演绎法;1-6解经原则;8-9是神學部分,最重要的落在10释经讲道。因而我们无法运用单一的释经法来诠释圣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