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俆语汀州

      1991年,辛亥革命,季羡林先生在同年出生。而我读到的这篇文章,写于2003年,彼时,先生已92岁高龄。但是在没有注意到时间前,只读先生的文章,没有觉出老态,反而觉得充满活力,生动有趣,很能吸引人。这和先生一生笔耕不辍有关吧。

      这篇文章探讨的是“老”的问题,中国文化中,关于这方面的有很多,我们也把“尊老爱幼”作为我们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传承。但是老人们怎么想,他们希望被如何对待,我们好像就知之甚少了。但是,老人家们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吧,我们要从哪里开始聆听呢?从老先生的这篇文章开始,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

    虽然92岁已是老态毕现,先生自己也不喜欢自己身体的一些变化,但,总的来说心态是很积极乐观的,甚至调侃似的拿自己和高寿的八宝山,臧克家,巴金做比较,认为自己比较年轻,而他们的健康长寿,也给我他信心、勇气、灵感,生命的力量在竞赛的心理推动下,发出自己想活一百岁的愿望。读到这里,好似觉得先生有点顽皮,但这说的就是大实话,反而为他的真性情,点赞。

    当然,先生并不是想“赖活”,他后面就写到自己:“我并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不是我的目的,而是我的手段。”一个92岁的老人家,借另一个百岁老人之后,发出“我要工作”的呼声,这让我们今天的有些青年颇为汗颜。

  现在随着医疗水平,人民的水平的提高,国人的平均年龄上涨,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步入老年,老人家写出自己的经历,就是为了鼓舞他们,我们,坦然面对时光的流逝,珍惜当下的年龄,生活。因为,今天的你,永远是你这一生最年轻的你,今天的你,永远比明天要多一点改变未来的力量。

  最后,借用先生的话做结,鼓励他人也鞭策自己:“我们老年人不要一下子躺在老字上,无所事事,我们活动的天地还是够大的。”我们年轻人,也别仗着有大好时光,就挥霍时间和青春,毕竟,活动的天地如此广袤,怎能不努力跳跳,出去,或者,飞起来去看看呢?现在去看了更多的风景,心就不会那么慌了吧。   

    毕竟,我们,总有一天,也是要老去的呀。希望那时,在记忆的长河里,精彩多过喟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