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桃苑散文我们爱写日记

立夏|春深夏将至

2019-05-03  本文已影响5人  竹影飘摇

文/竹影飘摇

立夏|春深夏将至

2019年5月5日  星期日    晴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还在纠结着外套里面的衣服选薄的还是厚的,日历牌上,立夏时节到了。

田野里一片光秃秃的土黄色,田垄倒是打得齐整,但因为春旱,种子大多没有播下,播下的也只是在干沙中埋着,暂无萌芽的希望。

农人的希望与种子一同生长,种子在地下经受着寒凉与干燥的煎熬,农人的心也跟着焦渴煎熬着,已经关注到十天以后的天气预报,仍无大雨的消息。偶有几天后下小雨的信息,可清楚地知道那是靠不住的,小雨,即便能来,恐飘到半空就被干冽的风俘获,再无落到地面的可能。

辽西的春旱有多少年了?仿佛年年如此。我是农民的孩子,对四时气候影响土地的关注度,远超过欣赏春来花开冬日雪来。血脉相连的牵挂,宿命一般不可违,无雨的春天,无论多艳的花朵,都引不起我丝毫的兴奋。我爱听噼里啪啦的雨声,泥土吸吮雨水的畅快,仿佛我生命的源头在汩汩涌动生息。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而在东北的部分地区,此时还徘徊在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时节,桃花、梨花、迎春已开过,残红与雪白的影子还在,但天气仍骤冷骤热的反复着。人们穿衣忽而短袖忽而长衫,身体弱的老人薄棉裤还没离身,有时室外的燥热反倒更衬出室内的寒凉,老人们特别尊崇春捂秋冻的古训。

四月末至五月初,丁香花开了,紫色、白色、淡粉色。晚饭后在公园里散步,四周清幽幽的夜色弥漫,远处的灯光在丛林间编织出一幅幅光怪陆离的镂空画面,低垂的人语声往复穿梭,像夜的精灵在悄悄游走。忽然就有一缕香扑鼻,细嗅起来它便浓烈,稠得化不开的气势。若不经心,它便淡雅,若有若无地牵着人的神经。闻香定要去寻花,那花肯定也在不远处,蓬勃的一树或者稍矮的几丛,在前方的路边,或靠近路边的树丛里。夜色中,一串一串盛大的花束在隐约的灯光里沉默,散发的香气已是最大的气场,再无需颜色的烘托与渲染。

丁香耐旱,此时顽强地绽放,不知在展叶吐蕊时是否也有过挣扎。

进入五月,槐花本该开了,槐树多高耸健硕,花朵几乎是开在半空,乳白色,有甜香的味道,可食用。马路两边的槐花一开,半个天空都有花香弥漫,声势浩大却不嘈杂,人在路上心情多半会愉悦起来。

五一假期出门,特意抬眼望了望槐树,枝叶还未繁茂,并不曾留意它往年此时是什么样子,今年持续地多风少雨,真怕它误了花期。

假期白天的最高气温一下子从十几度上升到三十度,搞得人措不及防地不知穿什么好。土地是干燥的,风是酷热的,顽强返青的树木,叶子上蒙着一层细细的黄沙。向阳的坡上草还没有长出叶子,若扒开草根,也许因生命的自发已饱胀了根须,可没有雨水的滋润,它实在是没有力气再支撑叶片的繁茂。土坡,只能任由它荒芜着枯黄的颜色。

大自然按部就班地行进着它的脚步,在赋予万物生命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们与困难抗争的勇气,只要不被消灭,总会有办法活下去。

好多花已开过,松与柳都已经郁郁葱葱,顽强的绿树与繁花间蓬勃生长着希望。种子,暂且让它再多睡一会儿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