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青春我的大学青春

一封来自大学同学的邀请函

2018-09-10  本文已影响4人  浅浅若蓝
外语系教学楼

前几天,许久不用的QQ邮箱突然弹出来一个收件箱提醒。我点开来一看,原来是大学同学发来的邀请函。

原来,这是一封群发的邮件,收件人是所有已经毕业的校友们。邮件正文无非是邀请校友返校一聚,参观一下新校区的崭新面貌。

更重要的是,为了庆贺母校从学院正式升级为大学,而我们曾经的外语系也正式更名为外语与国际交流学院。

这个喜讯一下子在我们班群炸开了锅,连一些从不冒泡的同学从四海八方,纷纷发来贺喜的话语。

也有人感叹:更加明亮洁净的教室,更加宽敞舒适的宿舍,还有菜式更加丰富的餐厅。这一切都让我们这些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好生羡慕。

新的校区,新的环境,那是新同学未来成长的地方。而真正印刻在我们这些老同学脑海里的,是陈旧拥挤的宿舍和每次都要排长龙的食堂。

那才是专属于我们的大学回忆。

我非常庆幸在学校被重建之前,还能再去看一眼它的样子。听大学老师说,学校的旧址将会被作为市重高的新校址重建。

去年夏天的时候,趁着年假,和另外两个室友一起回去看了看母校。

因为所有教师生都已经搬去了新校区,旧校址的周边也变得格外寂寥。

平常在校门口随处可见的卖水果的小推车,糖水阿姨一块五一碗的糖水和八宝粥,还有宿舍最喜欢的宵夜—十块钱满满一碟的炒螺炒粉,这些全都没了踪影。

本来我们还想着晚餐到学校对面的小巷子,宿舍每次聚餐必选的小餐馆,吃上几个熟悉的小菜,还有我们曾经无比嫌弃,又次次必点的紫菜蛋花汤。

可是,我们才走到巷子口,就发现两边的店铺早已关门。

走进校园,还是我们熟悉的校道和教学楼,却缺少了熟悉的身影和醉人的书香,留下的只有叽叽喳喳的蝉鸣声。

怀师亭

走过主道,屹立在行政大楼旁的,还是那个我们记忆里的怀师亭,几片枯黄的落叶坠落在灰白的石桌石椅,石柱上的红漆已经有些脱落,细长的柳絮散落在亭子的尖顶上。

毕业那会儿,我们全宿舍穿着民国服装,梳着两条小辫子,在这里留下剪影,这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教室门全都上了锁,我们没办法进去,只能在外语系的教学楼外转了一圈。

来到我们曾经居住了四年的宿舍区,宿舍大门被牢牢锁死。当年只需两块钱硬币,就可以洗满满一桶衣服被单的洗衣机也已经被搬走了。

我们住在最高的那一层,六楼。刚开始住进去的第一天,我们就开始抱怨。

入学时拖着厚重的行李箱爬上六楼,已经让我们汗流浃背。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还有上午的第一节课,如果不是住在最高层,至少还能多睡两分钟。

但住得高也是有好处的。三楼以下的宿舍,房间基本不透光,白天也得开着灯才能看书。而住在六楼的我们,从来都不会有这个困扰。

而且最高层还可以顺便占据天台晾被子的有利位置。

我们在食堂对面的小桥上,留下最后一张和母校的合影。那个位置,正好能看到我们宿舍阳台的窗户。

无论母校会作何改变,您的身影已经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在那里,我度过了人生最美的年华,留下了最值得珍藏的岁月......

作者:浅浅蓝,自由撰稿人。一个喜欢把好故事记录下来的中年少女。喜欢旅游,对新奇事物持有好奇心,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