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淡妆浓抹总相宜(三)
摄影/文字:诺尘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250a59d8dfc4205f.jpg)
出了篁岭时,时间已经临近了晌午,可毕竟在婺源的时间只有一天,实是不愿因午餐而打断我的行程。于是便舍了午餐,出发前往了下一个村落。
这个村落就是婺源地区唯一的一个5A级景区-江湾。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c071ba542c9c344e.jpg)
提起江湾,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就是江泽民主席,江湾是他的祖籍地,因此这个地方也就因为他而显得格外的荣光。
江湾景区的门票归属在婺源联票范围内,购买联票后五天内(据说还有一个时间更长的,似乎是九天)去任何景点都不必再买票。另外婺源还有一个比较人性化的设计就是,当你买完联票后去的第一个景点会在入口处录入你的相貌,这样一来,之后再去任何需要检票才能进入的地方,就可以直接刷脸进入,着实方便了很多,尤其是对于我这种买完票就愿意塞在包里不知哪个角落的人来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d6a5fdcd8bbb40e7.jpg)
进入江湾后,入眼是一个池塘,碧波微漾,细看期间,还有些许小鱼嬉游其间。
踏过池塘上面的石桥,便来到了一个较大的广场。由于临近晌午,广场上人不多,显得十分空旷。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6ef710c37b272c25.jpg)
在广场的左边有一个祠堂,最开始其实并未曾太过留意,只是觉得这个建筑区别于其他,显得十分宏伟。门廊柱子上挂着一幅对联,上面书到“一龙临江千秋盘胜地,双马回首万代降英才”,读来气势十分恢弘。抬眼望向上面所刻名称,才得知这就是著名的萧江宗祠。
萧江宗祠是一座双复式歇山顶五进门的大宗祠,未等进入就有一股庄严肃穆之感环顾周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88a2809ccf355b98.jpg)
当时我还特意查询了下萧江宗祠,简单地做了下了解。
据说当年这个村子并不叫江湾,而是叫做云湾,建于隋末唐初,北宋时期,萧氏一族迁来此处避难,这个萧氏一族的祖先便是西汉著名的宰相萧何,后来萧氏子孙“念先世从北渡江而来,遂易萧姓以为江氏”(《萧江全谱》)。最后,“萧江”子孙逐渐成了云湾地区的旺族,便把云湾改作了江湾,也就修建了这个宏伟的萧江祠堂。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0c3902dff1f95de0.jpg)
但这个祠堂不免有些多灾多难,该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之中,1924年曾重新修建,但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再度被拆毁,直至2003年才再度重建。
其历经几次红焰洗礼,但好在又多浴火重生。也幸而此宗祠得以修复,这才能于今日让人再观其宏伟。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4ab91c56d31670c0.jpg)
进入祠堂,整个祠堂的内部空间显得十分地宽敞,整个祠堂占地2400平方米,三重院落,均丝毫没有空间的压缩感。而且细处的木雕更是十分精美,栩栩如生。后来听闻这间祠堂门楼所用的木头均是东南亚的黄花梨木,祠内136根大柱均是马来西亚的贝壳杉,顿感这间祠堂不止宏伟,更是低调的奢华。
这也就难怪其曾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个,有着“江南第一祠”的美誉。凡事前面添了一个最字,也就不得不引人侧目,让人心生敬畏。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267161d8a8dd626e.jpg)
出了萧江宗祠后,前行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三门四柱五楼式的石牌坊,横在道路中间,上面刻着江湾两个大字,这两个大字是2001年江泽民主席视察江湾时所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a3b314adfbd1ade3.jpg)
在这个石牌坊的右侧是一个古戏台,整个古戏台都显得十分的破旧,满身都是岁月的痕迹。
两侧的对联写着“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观人”。横批书着“歌舞升平”四字。
细细品读,似有深意。
站立其前,想象着百年前上面戏子盘旋其间的画面,多少令人有些唏嘘。时代更迭,总会有些东西逐渐没落,最后让人淡忘。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911ba1f1ef406db7.jpg)
转身回到石牌坊处,穿过它便进入了江湾的主街。江湾的建筑布局很有特色,一条主街串着六条小巷,街道与小巷构成了一个硕大的繁体“安”字,当年的设计者应该也有借此来祈求上天保佑此地平安之意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5e3ff89f59a35ace.jpg)
这条老街在目前还多少的保持着旧时的一些风貌,古朴淡雅,走在其中,似乎还能多少感受到一些几百年前的商街气息。
店铺的门还是旧时的那种木板的排门,显出一些苍旧之感,不过里面倒也与城市中无异。我行在其间时,因肚饿还买了两盒茶饼来食,淡雅幽香,却也符合此处韵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75125fc039b711ee.jpg)
我去的时候正是菊花收获的季节,很多卖菊花茶的门前都在用竹匾晾晒着刚刚采摘下来的菊花,也成了街面一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3072c47a732c98eb.jpg)
江湾同样不是很大,如果不注重其间的细节,很容易也便转完,值得一提的是,就这样一个小的村落,文化气息却是自古以来就很浓。自宋代开始,这里培育出了状元、进士及仕宦38人;文人学士19人,传世著作近百部,其中更是有15部161卷在乾隆爷时期被选入了《四库全书》之中。不得不令人感叹此地当年的文风之盛。
另外此间还有一所小学坐落其中,在如此一个有着文化氛围的地方上学,想来也是一件乐事。
这让我想起和司机师傅聊天时,师傅曾告诉我,他们这的孩子都是散养居多,自小就游玩在村子里,放学就跑出去,吃饭在回来,吃完饭又跑了出去,倒也自由,未曾压抑着天性。不似城市里的孩子,大多困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d39e9bfda1c26893.jpg)
游完了江湾,出来后就启程去了下一个地点,前文中也曾说道此时正是菊花收获的季节,那就有一处不得不去观赏一下,这便是出产婺源皇菊的地方-晓起。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5071064cd669be81.jpg)
来到晓起,最先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廊,两边是一些铺位,有很多当地的人在此卖一些小东西。司机师傅和我说,这些都是当地的一些老人,在家无聊便出来卖一点东西,能赚一点钱总是好的。这些老人没有游客时就3、5成堆的在这里打打扑克,有游客来了便吆喝自己的商品,日子过得也很是惬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c0a27716baa42412.jpg)
经过了长廊,便来到了晓起村,晓起分为上晓起与下晓起,两个晓起之间便是大片的菊花田。
晓起村子里的建筑与其他无异,也同样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不过晓起的村落间有一条小河穿过,这也就多少添了些江南的柔美味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7a4b2a66f011eef9.jpg)
穿过上晓起,便会看到大片大片的菊花田,金灿满目,在阳光的照耀下,竟显得有些刺眼,菊花田之间有一条羊肠般的土道,行走期间,就像漫步在田里。这里的空气中似乎也有着那么一丝丝的香甜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6e1d8d618f720315.jpg)
沿着这条小路走了很久,仍距离下晓起有着一定的距离,可见这片菊花田的广袤。在田里,许多大娘正在一边聊着天,一边采摘着菊花,让我突然感觉到了生活的美好。
天高云淡,置身于花海之间,让人不禁欣喜于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21c1734468653586.jpg)
坐在路边小憩一会儿,目之所及,一片祥和,配着午后显得有些慵懒的阳光,这让我这个在钢筋水泥所铸的大楼里待了太久而有些僵硬的躯体慢慢地松懈了下来。
人归本来说总是自然的产物,身处自然之间总会让人身心放松,轻易地融入在此天地之间。
(未完待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39b0c7cec1c4ce7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2c9f2af9c53c0d1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cf9ddd0700e2408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dba68d754c0c55a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3454/79571add714ceeb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