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物

漫谈:见其死,知其生

2019-03-09  本文已影响51人  化浊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我理解成,如果一个人活的尚且不明白,又何必顾忌死后之事

未知生,焉知死?

人活一世,痛苦与幸福往往参杂。若是痛苦远比幸福多,那么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如若幸福远比痛苦多,那么人又将怀抱何种心情面对死亡?

浊某读史记帝王本纪,故生如此感慨。

在世间人眼中,生而为人最幸福莫过帝王。帝王一生的幸运,远大于苦难,那么其对死亡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答案其实迥然有异。

首先人们自然而然想到的应是畏惧,畏惧死亡,渴望长生。这方面秦始皇可算作代表。

始皇帝一统天下,威震四海,为人的幸福似乎不能更多。为了让自己的幸福得以绵延,自然而然便顾虑起死亡。他想求仙,长生不老。

史书上留下的有关始皇帝求仙之事不少,最著名的当属遣徐福出海求仙药。徐福言海路有鱼蛟挡之,又使人以强弩射鱼蛟。

又有始皇帝,听人言“真人”缥缈,寿命久长,于是舍“朕”之称,自呼为“真人”,并行迹隐晦,意图躲避恶鬼,得遇真仙。却不识,即为真仙,又如何会惧恶鬼?

最后的结果,始皇帝没能遇见真仙,自己却死在出巡的路上。下臣有私,秘不发丧,将其尸载于车上巡游,又因天热尸臭,为掩人耳目,更装一车鲍鱼环绕其周。

始皇帝仰慕仙人飘渺芬芳未得,最后得一车鲍鱼环绕,使人感叹。

然而人间帝王者,俱贪生怕死乎?诚非如是。

比如汉之高祖,刘季名邦,一次征战身负重伤,其妻吕后忧不能止,请来名医为作医疗。医说伤病可治,邦却笑言,寡人之命,在天非医。赐以医者金钱,却不受其治疗。

这位皇帝,一方面是让人感觉颇有些混不吝,另一方面却也让人敬佩,看淡生死、十分豁达。

有其父必有其子,高祖之子,孝文帝,也是一名看淡生死的帝王。

其在死前的诏书中表示,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劝人们不要太哀悼,尽一尽礼节即可。礼仪不要太隆重、耗费,让自己一个人静悄悄死去,勿忧百姓。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其实反之亦成立,“知其死,即知其生”

从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态度,也能窥见其活着的样貌。

始皇帝自不必说,作威又作福,愣是把一统天下,干成“天下苦秦久矣”。陈胜,吴广,区区乡野之人,揭竿而起,天下皆应。由此可知人心向背。

同样的,我观《项羽本纪》、《汉高祖本纪》,最大的感慨莫过于,项羽处处在屠城。高祖则颇宽厚,一般谋反基本不杀,贬废了事,韩信前后谋反三四次,最终方才毙命。

孝文皇帝亦是有德。其在位二十三年,没有增益过宫室。有一次想造露台,找匠人估算价值,大约需费百金。彼时百金,是十户中产之家积蓄之和。孝文皇帝心有不忍,自言自己继承祖上的宫室,常觉羞愧,露台止之。

由小见大,孝文皇帝勤俭于身,天下由此得治。人们奉高祖为祖、文帝为宗,祖宗之说,亦非易与。

人间最幸福的帝王,面对死亡态度迥然。我们这些或苦或乐的普通人,之于死亡又是如何呢?

或许也可以从你我面对死亡的态度,反推出自己是在怎样的活着?

此之所谓,“见之死,知之生”

化浊

2019-03-07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