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蕴学堂全脑教育:“王诗龄课程表”曝光,你焦虑了吗
不知道你是否听到社交网络一个热门话题“王诗龄课程表”,知名主持人李湘公开了宝贝女儿王诗龄的业余课程表。
除了学校的正常功课以外,还安排了各种课余课程或技能学习。
周一、周五钢琴课;周二学织毛衣;周三文化课和瑜伽;周四学国际象棋;周六书法;周天学大提琴和油画......
王诗龄就读的,是一所北京星二代扎堆的学校:德威国际学校。这所学校每年不光学费就要25万元左右,还要交10万元以上的马术训练费用。
“富养”女儿的结果就是,王诗龄拥有很多技能,远远超过同龄人:
能用英语解数学题,发音纯正且流利。
油画入选影视名人书画展。
画的油画,在各种书画展上获奖。
设计的圣诞海报,被学校的官网选中。
参加国际象棋比赛,得了银奖。
有网友感慨“奋斗50年,不如别人出生5年”。
“他们出生就在罗马,却比你还努力”。但凡一个普通家庭的家长,在看到这份课程表时,都不免担忧自家孩子的未来。从小到大,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学、甚至到社会上,孩子都在跟各式各样的人竞争,我们的孩子真的拼得过这些接受过“贵族教育”的孩子们吗?
我们需要知道,不同经济社会地位的家庭,能给孩子提供的教育条件是不一样的。
而“王诗龄课程表”其实是贵族教育的课程,它与一般打造学霸的“文化课补习”不太一样。虽然我们的孩子没有精英家庭的条件,但我们可以教他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的能力,拥有正常的思考与生活。
难免有些家长认为,成功与金钱、高分挂钩。但是成功就等于幸福吗?
这是不一定的。分数或者是金钱上的提升,并不能带来幸福感的提升,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获得幸福,这份幸福的能力,应该在所有孩子中去培养。
人的一生有很多个角色,不是单一的,如果我们只是把人生单纯的看成一场竞赛,认为事业的成功就是人生的成功,这是典型 的“一元论”,但其实,人生是“多元”的。
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面试学霸,学生们做了非常认真的准备,一个个光鲜亮丽,就像他们提供的申请材料一样。
无一例外,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优异,至少位于年级前5%;要么艺术特长突出,至少会一种乐器;要么获得过各级科技创新奖励,至少是市级二等奖;要么热心公益事业,至少去敬老院给老人洗过一次脚......
在慨叹上海学生综合素质高的同时,这位院长也隐隐有一丝遗憾:他们看上去太完美了,似乎看不出有任何缺点;他们看起来也太像了,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优秀”应该是与个性分不开的,而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优秀”应该包括“有幸福感”,而现在社会上的“精英课程”,罕有解决“幸福”问题的。
功利化的教育理念,或能让孩子将来更成功,但未必培养出有创造力、有幸福感、情感正常的人。
关于幸福,美国心理协会主席,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萨利格曼教授发现,以下五个因素将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感受。
1、成就感:获得成就的能力不仅仅来源于分数也不来源于名校,而来源一个人的社会能力和精神能力。
2、心流体验:一个人在全身心投入到某一项事物中就能获得心流。
3、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人能获得直接的幸福感受。
4、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亲子关系,积极的夫妻关系、朋友关系都能带来幸福。
5、感恩学会感激自己拥有的,而不是抱怨自己没有的或者是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