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跟自己和解

2019-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starkyla

2018年,基本戒掉了烟酒,花了很多时间和自己独处,慢慢去了解自己,也开始试着和之前一直未曾意识到、或者不愿意承认的自己和解,这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

比如格局不高、控制欲强、消费观不健康、处理事情优柔寡断、过分消极等,这些可能会跟原生家庭有一定的关系,也确实在后天的生活里被自己放大了。

但还有一些确实是纵容自己的结果。

年初,看过知乎上的一个帖子,<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其实也是渣男/渣女的>,才意识到,哦,原来自己有那么些年确实是挺渣的。渣的花样百出,灵魂和身体,全在渣的路上。

再就是一直自以为皮相还算好看,直到某日被某个小朋友称呼为油腻大叔。才意识到,哦,皮肤因疏于管理,面部油腻暗沉,头发因疏于打理显得颓废猥琐,再加上天生的五短身材,窃不知道那些年哪里来的自信。

还有自工作以来一直持续的:焦虑,表现为睡眠质量极差,不管多晚睡,睡的特别浅,6点前就醒,然后就是一整个白天的精神恍惚;躁郁,表现为极易被情绪左右,一点小事就陷在情绪里面出不来,对身边的人实行冷暴力。

新仇旧恨、旧症新疾,真是到了不破不立的关口。

为了缓解焦虑,开始读书;为了缓解躁郁,开始跑步。

——关于读书

从18年5月开始,断断续续读了十多本书。从张爱玲到王小波;从杨绛到王朔;从莫言到东野圭吾。不限主题,一气乱读。

说来惭愧,三十多年来,完整读过的书屈指可数,特别是工作之后,几乎没有拿起过书。所谓的文笔,可能仅仅跟父亲自小强迫背诵古诗词有些许关系,慢慢确能体会到文字的意境和用词的精妙。记得最清楚的,小时候完整读过的是一本翻了很多遍的【古今楹联故事】,也没什么文学性可言,文学价值大概略高于故事会。就是一些有趣的对对子的故事,也不知道是确有其出处还是杜撰,但幼时确实读的不亦乐乎。现在还依稀记得一些有趣的对联: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细羽家禽瓦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等等。所以,日后很多年不管是作文,还是写演讲稿,最擅长的就是对仗和排比,总觉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激扬文字。

重新决定读书,开始有意挑选一些被推崇很久、或者闻名已久的著作,慢慢就发现,原来到了这个年纪,偏好行文朴实的作品,去繁就简更能打动自己。

类比一个总拿来开玩笑的段子,说,没有文化底蕴的人,看到一副壮美的场景,搜肠刮肚,也就能感叹一声“好美啊”;意兴阑珊之时,也就只能感慨一声“好孤独啊”。

那读过书,该是怎样?

有那么一个阶段,认为这样才是好文字:[我感觉自己的心像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难过在落差间急速地对流冲撞着,孤独攀爬着绝望,我甚至听到了孤独划破胸腔悲鸣的声音。]那时并不觉得矫情,只觉得自鸣得意,自己的文字可以这般天马行空。

过了那个阶段,又发现得这么写可能才会打动我:[有那么几个夜里,我一躺下就想哭,然后就开始无声流泪、哽咽、啜泣乃至嚎啕,哭累了,就开始絮叨着你的名字,半睡半醒地到天亮。夜好静好长,听的见孤独,却听不见你。]会觉得,对对对,是有这种时候,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感觉。

就这么随手一编排,可以看到,有那么一个阶段,我也是被郭敬明的文风影响过的。这没有什么可耻的。可能就会有那么一个阶段,你就是喜欢这种看起来很华丽但空洞的写作手法,你还会去模仿。但喜欢从来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啊。

那么回到现阶段,开始喜欢读一些简朴的文字,肯定是和人生经历有关系的。但更重要的是,简朴的文字,是真的要那么一点真诚和沉下心来才能完整读下去,特别是一本4、50万字的长篇小说。这个过程有那么一点强迫,要和自己那由来已久的焦虑去抗争一下。

我也不敢说,读完这十多本作品,真的就脱胎换骨了,但算是平和了一些。文字是有力量的。华丽的文字或许让你读起来很爽,爽也是一种力量;简朴的文字让我觉得平和,这也是一种充满温度的质感。

——关于跑步

不喜欢运动,除了懒之外,有一个现实现在可以大方承认,就是因为自己身材矮小。虽然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以为意,还经常拿来自嘲和自黑,但自己知道心底其实是自卑的。因此,主观上认为所有的运动都是不适合自己的,参与也只是自取其辱,所以一直以来都很抗拒。

但毕竟长期伏案工作,再不易胖的体质,肚子附近也会开始囤积脂肪,还有伴随的颈椎,腰椎不舒服,也有随着年纪增长消退的欲望。

外表看起来年轻,并不能掩盖逐渐败絮其中的痕迹。何况,从读书起就很深的鱼尾纹,从来也都盖不住。

那次出差跟老朋友吃饭(在高校当老师),司机在学校门口接上的我们。车上,我扭头跟她说,就咱俩这模样,你说司机看我们是不是像学生情侣。她果断地一脸嫌弃地翻着白眼回应我,你可得了吧,你也不看看你那脸上的褶子。所以,我以前嘴也挺欠,那全是因为结识了一帮嘴也挺毒的朋友。

医生建议说,那就慢跑吧。想来,确实也没有比慢跑更适合自己的运动了,毕竟慢跑也可以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戴上耳机,你可以告诉自己,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内,闻着风,换一种方式和自己独处吧。

所以决定开始跑步,并没有特别挣扎,特别是想到一个人慢跑,不会遭遇到可能的鄙视,心理障碍也就消除了。至于身体的挣扎,也没有给它太大的挣扎空间。直接从5公里开始,没有过渡,哪怕一开始再酸痛,全都置之不理,一周6次咬牙坚持。从一开始穿着平底鞋,长裤衬衣就开始干;到后来膝盖痛的走不了路了,开始研究适合自己的跑鞋,开始有规律的热身拉伸,开始在同学的指导下肌肉贴扎。到终于因为一上来跑的太猛,跑量上的太快,积累的伤痛突然爆发。从7月到12月,伤停,恢复,再跑,再痛,再伤停,搞清楚了原因,慢慢接受自己长年不运动废柴的身体,不再因为伤停着急,不再因为恢复后需要重新起步而懊恼。跟自己的身体也开始和解,底子弱就顺着它,状态好就多折腾一下它,前一天跑多了就多休息一天,也就越来越明了它所传递的信号。

跑步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跑步时心境澄明了,身体因为出汗排毒放松了,睡眠质量提高了,白天开始有精神了。都知道,跑步时会分泌多巴胺,所以快乐的因子也能缓解一些躁郁了。而且特别明显的是,只要哪天不跑步,当晚的睡眠就必然的要差一些。

跑步也让自己慢慢尝试着往外走一点。本是一个还算外向的人,不知从何时起,不爱社交,不爱说话。从以为自己会一直一个人跑下去,到因为跑步结识了一些热爱跑步的人,互相鼓励。这个过程,也是在和自己不断和解的过程。

从3月开始,到12月底,累计跑了1000公里。尚且谈不上热爱,但身体已养成了记忆。不管怎样,都是值得欣慰的事情。因为,很久都没有那么清晰的听见过自己的心跳。

话说,村上春树也是从三十多岁开始跑步的。所以,谁知道呢。

我是一个做事特别慢的人,往好里说叫仔细,其实就是强迫症。可想而知,焦虑的性格遇上强迫症,有时候能把自己逼疯。所以焦虑症的缓解,让我觉得强迫症其实也没那么迫切需要解决。一次性能解决所有身上的毛病固然好,但显然自己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剩下的不足先承认并接受,和平相处着,这才是真实的现状。

这些年负过一些人,也被一些人负过。负人的时候,或许是无所谓,或许也心怀愧疚;被负的时候,有咬牙切齿,也或许痛不欲生。同一阶段只会经历一种感受,并不会去想:负人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自己被负时的绝望;被负的时候,也不曾想过自己当初负人时的嘴脸。所以,人性的自私总是被不自觉的放大。我反对鸡汤,并不是鸡汤本身有错,而是那些终究都是别人的感悟,我们尚且会选择性地忘记自己站在对立面时的感受,那些不是亲身摔打过的经验于自己到底能有多大的意义?我向来比较悲观,所谓的感同身受,真的只是听起来比较安慰罢了。

改变来的没自己想的那么可怕。慢就慢一点吧,谁让欠债太多,积重难返呢。既然破开了口子,那就让风吹进来吧。

写于 2019-1-1 清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